第七十五章 信/訪製度(2 / 2)

孫老正親切的和幾人聊著,上平縣委書記也怕牽連到自己,馬上解釋起來,他知道,要推事情和責任,自己是推不掉的,“孫老,唐書記,事情是這樣的,這錢我們一直記在帳上,肯定是會兌現的,隻是原來縣裏窮,真窮,哪個地方不用錢呀,這些租金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我們縣裏準備稅收起來了,一次性支付。”

孫老雖然保持著笑容,不過語氣上強了一些,大家都能聽出他生氣了,“你是縣委書記,群眾的問題應該擺在第一位,國家年年都在提,年年都有文件,民生問題要放在首位,縣裏的錢都用什麼地方了?你看看你們縣裏的公務用車,我看少於十五萬的都沒有吧,你們少吃幾頓飯,這些村民就能吃上幾年的飯。”

孫老的意思很明確,縣裏想辦法,領導們少花些錢,也得把村民的利益先保障了。

陳功插上了嘴,“對,孫老說得很對,我補棄一下,當時我在上平縣時也聽過這問題,不過沒有引起重視,這是我的失職,你們上平縣馬上把錢補上,還有,得算是銀行同期的利息。如果上平縣不搞這綠化形像工程,那就把樹木給移走,退還出耕地來,讓村民們繼續種植。”

孫老滿意的點點頭,“嗯,就按陳市長的意見辦,放天,如果事情解決了,給我回個話。”

唐放天知道,孫老意思是盡快辦理,“你們上平縣兩天內把錢先退掉,老師,事情全部了結我給您彙報。”

當場就解決了,來訪的人根本沒有想到,隻是想碰一碰試試,結果成了,幾人又被孫老親切問了起來,這些年來是否走了信訪的合法程序。

當然走了呀,先到鄉鎮,後來到縣信訪局,鬧到了縣政府也沒有人理會,雖然信訪局的態度是最好的,說回去等消息,每次都是這樣答複,這一等便是好些年,而且信訪局根本沒有什麼權利,把村民的意見轉來轉去,轉到各個部門提意見。

哪有什麼意見呀,可以解決問題的部門和鄉鎮沒有錢,縣裏領導不簽字,錢就拿不到,信訪局完全成了一個中介機構,而且是沒有用處的中介機構,不過有一個很小的作用,那就是群眾訴求時,有一個可以聽他們發牢騷的部門和人。

信訪局的人員態度好,聽群眾發泄,而且細心的作解釋,不過最後的結果,他們根本幫不上忙。

這幾個信訪群眾滿意而歸後,孫老覺得這信訪製度好像有些問題,馬上和大家討論起來。

不過唐放天認為很好,一來群眾有一個集中訴求的地方,不會到處亂跑,二來信訪局可以起到橋梁作用,為群眾和政府部門牽上線,推動事情的解決,三來信訪局這麼多年也解決了很多群眾的實際問題。

陳功聽著就覺得好笑,唐放天看出陳功有些不屑,“陳市長,你是不是有什麼意見?有意見盡管說出來。”

魏承續一副擔心的樣子,馬上搶在陳功開口前說話,“唐書記,信訪製度確實很好,隨著社會的進步,信訪製度也在慢慢完善,我想不出兩年,把各地信訪局的權力加大,社會矛盾便能很好的化解,群眾也不會整天纏著政府部門,影響正常的辦公秩序。”

嗯,陳功疑惑著,魏叔叔怎麼突然說了一句這話,他心中清楚,魏承續在暗示著他不要發言,如果非要說點兒什麼,也必須往好的方麵講。

孫老也像突然來了興趣,“放天,你、魏省長、陳市長,我們坐一個車子,去看看家禽基地,我們邊走邊聊。”

唐放天不明白孫老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叫上陳功一起。

孫老觀察了很久,終於想起這陳市長是誰家的孩子了,看看這小子究竟怎麼樣。

車裏,孫老問了起來,“陳市長,他們兩位都發表了對信訪製度的看法,你也簡單說一說吧。”

陳功舉了一個例子,比如小事情,如果遇上一兩千元的糾紛,信訪局也協調呀,有的甚至負責接送,就算是消耗了上萬的人員、管理、財務費用,因為政策原因,還是不能給群眾解決這一兩千元的問題。

比如大事情,信訪局絕對尊重主管部門的意見,他們懂什麼呀,根本不敢決定,就算是決定了,主管部門也沒有人理會。

陳功笑了笑,“孫老,其實要社會穩定,這信訪局還不如一個玩笑,三樣東西便能讓社會穩定,一是麻將,二是淘寶,三是非誠匆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