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軍轉幹(2 / 2)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國有企業經營存在問題,而又沒有進行改製、重組的,全都破產了,員工們領了不到一千元的遣散費便自謀出路。

這農業生產公司便屬於破產的其中一家,陸紅旗也在遣散之列,很快便後無業的老婆一起擺起了攤兒來,多年過去了,地攤的“保護費”也越來越高了,陸紅旗一家人生活越來越困難。

這不,陸紅旗找上了現在的市農發局,要求解釋他家裏的生活問題,農發局的領導誰管這事兒呀,所以寫了一個情況報到了市裏研究。

羅川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情況,便首先講出了自己的意見,“嗯,事情就是這樣的,像陸紅旗這樣的軍轉幹,很多,或許眼下市裏的一些中層領導,也有大部分都是軍轉幹,雖然都是為華夏國的安穩拋頭顱灑熱血的人,不過轉業回來到現在,便成了兩種情況。”

陳功不知道,不過在坐的領導都懂得羅川的意思。

軍轉幹,因為軍人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各地標準和政策大同小異,一般有幾種安置的方法,或是安置工作,待遇不低於部隊中的待遇,或是領取一大筆錢自謀職業。

而這安置工作也分兩類,一種是進政府機關去,另一種便是進國有企業去,所以形成了一種身份兩種待遇。

為什麼是兩種待遇,陳功從羅川口中聽到了講解。

羅川講到,很早以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待遇差,而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這些單位的待遇非常好,效益好了獎金很多,效益就算不好,那還有國家養著嘛。

而現在,老國企已經幾乎沒有了,政府部門上班兒又穩定錢也不少,所以那些被國企淘汰的轉業軍人們都窮瘋了,而原來的窮人一下子發達了,大家都是一樣的轉業軍人,為什麼有差距呢,所以引起了很多此類問題。

原來如此,陳功點點頭,是呀,都是轉業軍人的身份,收入不同、生活不同、後半輩子也就不同了。

陳功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羅市長,做人得厚道呀,原來在老國企裏收入高他們就削尖了頭往裏麵鑽,後來政府裏上班兒好起來了,那些人又想回政府裏,什麼好處他們都占了,這可不行。”

政法委書記鐵漢也是熟悉這些政策和情況的,“陳市長,事情不是你說的那麼簡單,這些轉業軍人是我們華夏國的基石呀,國家還有這麼多保家衛國的軍人,一旦處理不得當,很有可能引起軍人們的不滿,上麵壓下來,別把我們的腳給砸了。”

陳功就想不明白了,“鐵書記,什麼事情都得講道理吧,如果是軍人,更應該講道理了,不管選擇哪種安置方法,至少都有個合同吧,簽了字蓋了手印兒是不是可以不算數,無規矩可就不成方園。”

鐵漢心想,這陳功心眼怎麼這麼死,“陳市長,你見過講道理的軍人嗎?我就是軍人出生,我可是正團級幹部轉業回地方的,在部隊裏打了架,領導不會問你為什麼打架,第一個問題是你打贏了還是打輸了!”

鐵漢喝了口茶,談到了部隊裏的事情,鐵漢心中難免有些懷念,“打贏了有領導給你撐腰,打輸了,不過別人來告你,直接扔去關禁閉,而且陳市長,普通法院可是不受理軍人案件的,得軍事法庭,你覺得軍人會講道理嗎?”

陳功可不服鐵漢的說法,“鐵書記,不管你怎麼說,我還是不造成你的說法,軍人是為人民服務的,可不是地痞流氓,如果說過去部隊裏領導的素質低,我想慢慢會將素質提升起來。”

雖然陳功這樣說,不過陳功想起了陳昊,這個當哥的可是典型的野蠻人,講道理?那是別人對他,他對別人從來不講道理,不過陳昊這人可不會無緣無故的找別人麻煩,肯定是事出有因的。

鐵漢不高興的看著陳功,“那好,就這陸紅旗大爺的事情,陳市長說說看法吧。”

說就說,如果陳功不發表意見,這鐵漢還以為自己真怕他了,“我覺得吧,如果陸大爺生活確有困難,農發局、民政局、人社局,還有公安局應該進行協調,解決生活難的問題,幫陸大爺安排一個工作,就算是站在街口搖旗當交通協管也行呀。如果陸大爺進了社保,而且也開始領取,那我覺得,他便是無理取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