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睡覺得,陳功又接到區長楊騫打來的電話,讓他明天之內交份情況說明和檢討到區裏來,楊騫也說得明明白白,這稿子一定得陳功親自來擬,要陳功親自簽上名字,私下蓋上地震局的公章。
對啊,可不能光憑陳功口頭的言辭楊騫就全信了,就憑這說的內容以政府名議寫報告給市裏,那這責任誰來擔,所以楊騫覺得讓陳功自己先寫個情況作為政府報告的附件是很有必要的,自己的責任也能推掉一些。
陳功知道楊騫的難處,便答應自己親自寫,寫好就送到楊騫辦公室裏。
陳功將這情況說明弄得很大義凜然,寫得跟自己沒錯似的,而且都是該做的,這文章可能讓看的人覺得沒表揚陳功的這個行為都不好意思,看完以後的人,一定覺得陳功像是被冤枉了一樣,運氣差而已。
還得配上一個檢討書,這檢討書陳功可是一力承擔,隻落了自己的名字,並沒有蓋上單位公章,這地震局可並沒有做錯,陳功這可是公私分明的。
楊騫看到了這份陳功寫的材料,有氣又不好發出來,“我說陳功,你這樣寫就不怕上邊的領導對你印象變壞,你這一個情況說明和檢討書我看了看,就看不出你到底是哪裏錯了?你不會想讓領導給你作檢查吧,我拿我為例子,我看了你的材料,就很同情你,是你運氣不好,一個為民造福的好官因為運氣不好,被查處了,是吧。”
陳功其實心裏也挺放鬆的,他當然不能承認他是為了幫助海天集團,免費去做了這回差事,“楊區,我這說實情都不行嗎?不是你讓我照實寫的,我是有一句寫一句,從不瞎扯。”
楊騫拿陳功真是沒有辦法,“行行行,你這兩樣東西我就當成是附件,我們這兩天也有人暗中在調查,如果知道你寫的東西與實際情況不符合,那你問題就嚴重了。如果調查結果與你講的基本一致,我們就馬上報到市裏去,看市裏怎麼能處理。好了,你先出去吧,這件事情沒有定議以前,不要背思想包袱,好好工作,啊,不要有情緒。”
陳功可沒有什麼包袱,你們這些領導愛怎麼處理就處理吧,反正當初接下這活兒就知道有風險,陳功願意自己來擔這責任,就算出現了最壞結果被開除,也沒有怨言的,自己有錢養自己的,就是還沒想好怎麼向家裏交待。
楊騫讓自己的秘書晚上加班,秘密寫下一份代表新橋區政府向市政府的彙報材料,既然地震局和陳功的文件作為附件,當然區裏報告的內容就不是說什麼壞的方麵,都說好的。
第二天便帶到了袁維華的辦公室,袁維華看了看,這寫的是什麼啊,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感覺像是上級領導冤枉了他們,“那個,我說啊,楊區,這是你親自審過的?”
楊騫點點頭,沒說話,他也沒法子啊,陳功咬定就是這樣,那怎麼辦?“袁書記,我覺得事情沒有這麼嚴重吧,我看陳功的做法也是個擦邊球,無法確認啊,又不能直接去大張旗鼓調查海天集團。”
現在雖然不能,但不代表以後不能,他們新橋區不會這麼做,不代表市紀委不會出麵來查,“楊區,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在我們區的報告裏點一點這驚人的巧合,也算沒有把市上交待的任務應付,也說明我們是考慮過的,首先我們態度得端正,懂嗎?至於市裏組不組織人員來調查我們管不來,總之來了就全力配合。”
楊騫想了想,那怎麼改這報告啊,如果改了,上邊領導拿兩個文件進行對比,我地震局寫的東西和政府的居然有點出入,那我這個區長可得挨罵了。
楊騫思考的時候,袁維華便提起筆來在上麵寫來寫去,一會兒,將材料遞給楊騫,“楊區,你看這樣行不行,沒問題的話,明天之內送到市政府去,我也算是給李書記交差了,你也給趙市長交差了。”
楊騫一看改動的地方:根據區地震局的情況說明,我區立刻組織人員進行秘密調查核實,經初步調查,我區地震局及其相關領導幹部未在這件事情上存在主觀違規行為,客觀上有待進一步詳查認定。……若違規、受賄行為屬實,建議市政府嚴格依據法律嚴辦,我區全力配合。
這樣改了不是在建議市上派人來查嗎?隻要有一點嫌疑,陳功是肯定完蛋了,自己這個區長也許也當不長了,就不知道袁維華是怎麼想的,“書記,如果這樣報上去,被上麵查實了,我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