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很不巧,碰上了正開完全回來的陳功,“婉柔啊,你這是上哪兒去?你們已經從洛河鎮回來了?”
陳婉柔知道這下可完了,如果不出賣謝科長他們自己恐怕也不說圓謊,而且陳功回局裏一看便知,“哥,已經勘察完了,沒什麼明顯異常,可能就是她們家的雞嚇著了。”
陳功再次問陳婉柔這是上哪裏去,陳婉柔知道已經瞞不了了,便說是回家,因為謝科長帶著三名技術人員去吃飯,中午在村裏謝科長可絕食來著。
不至於吧,這洛河鎮雖然不是什麼富裕的鄉鎮,不過夥食還是請得起的,便問是哪位鄉鎮領導陪他們的。
陳婉柔到走也不知道那副主任叫什麼名字,“哥,好像是什麼黨政辦的副主任,姓張來著吧,其他人到沒看到,他就帶了個駕駛員來。”
陳功好像漸漸明白了一點兒,“你們中午在哪裏吃的?”
“就在那勘察的現場,送了點兒盒飯,不過謝科長好像有點兒情緒便沒吃,所以現在才帶著他們去吃,肚子餓慘了,哥你也別怪他。”陳婉柔對自己出賣了謝明均而感到很不自在。
陳功現在搞清楚了,這分明就是洛河鎮不給地震局麵子,一定是那個王國強安排的,好吧,你們不給我陳功麵子,我就不會給你們洛河鎮麵子,“沒事兒了婉柔,你先回家休息吧,我就全當沒見過你,謝科長那裏我也不會再提了,你也別有心理負擔,哥知道的,嗯。”
哎,還是哥厲害,自己想什麼都知道,陳婉柔見離租房子的地方已經不遠了,所以也沒有讓陳功送她。
由於陳功的認真負責,接下的來一星期,也有兩家農戶來上/訪,情況與那老大媽家的情況類似,也是什麼看見老鼠一家三口搬新家,又是什麼昨天都是晴天,今天突然降溫下雨,陳婉柔那天成功的將這兩戶人家哄去了房管局和氣象局。
因為這信訪工作都有每周記錄,所以陳功發現了也將陳婉柔批準了一頓,說她實在是把玩笑開大了,這去氣象局問還好說,把人給支到了房管局,這不是讓人家單位背後議論我們地震局嘛,說我們忽悠上/訪的群眾,這帽子給扣下來,後果很嚴重的。
陳婉柔吐了吐舌頭,表示以後不會了。
為了整頓近來的信訪工作,陳功專題開了個會,主要是謝明均和辦公室的許主任參加,大概意思是以後凡事來上訪或谘詢的人,都得一一熱情接待,不得推諉,每天辦公室將情況報給地震監測科,謝明均就負責安排人手去實地勘察,總之是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能放過一個。
這一段時間可有意思了,這個省傳言有上千隻蟾蜍過街,那個省傳言有很多死鳥掉在湖邊,沿海又有傳言說什麼地下的魚種跑海麵上來喘氣了……
總之就是傳言華夏國會有一場大的地震,謠言四起,人心慌慌的,各類磚家、叫獸出來辟謠,華夏政府也讓每個省各自平息這些事件,不能讓影響再擴大。
新橋區在這方麵做得很好,居然破例受到了省、市的表彰,因為沒有什麼謠言從新橋區傳出來,而且他們區裏的人是最淡定的。
新橋地震局取得的成就是和陳功的誤打誤撞離不開的,現在的地震局就像是扶貧辦,來谘詢的人比工作人員還多,會議室裏每天都是滿滿的坐著人,但不是在開會,全是來要求地震局去他們現場勘察的。
現在新橋區哪個鄉鎮不知道啊,隻要是到地震局谘詢反映了情況的,他們第二天或第三天都會派人過來詳細調查,有哪戶人家不想把事情給確認下來,好放心的睡安穩覺,所以上這地震局來的人也越來越多,感覺已經超過了到政務中心辦產權證的人。
謝明均在陳功辦公室裏坐著,“陳局,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反映的人越來越多,都想確定自己那裏沒什麼大的問題,而且,這原來反映的地方還沒有去,新的人又來局裏反映了,我們科室幾個可都說吃不消了,就是每天五十元的補助也不願意。”
陳功也很理解謝明均他們的難處,“謝科,我覺得凡事分兩麵,你看我們自從開展了這工作以來吧,這謠言沒怎麼傳吧,我們區裏還受表彰了吧,說我們新橋的群眾都懂科學、講科學,有事兒知道找地震局、找專家來解決。”
謝明均知道陳功還有些沉浸在那表彰文件當中,“陳局,那你說怎麼辦,我們科室的人是不會再去現場了,現在都想請事假了。”
陳功很不理解,說謝明均是個死腦筋,這每家每戶都去監測有意思嗎?明天開始,一星期去兩個鄉鎮,科室裏自行安排。
謝明均才反映過來,是吧,每家每戶去測有意義嗎?這地下活動,上麵對應了可是一個鎮、一個區,隻需要每個鄉鎮選個點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