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到了地震局,馬上召開了一個中層幹部以上會議,鄧鵬、田光榮、盧峰、謝明均、許主任等中層領導和副局長都表情嚴肅的坐在會議室裏聽著陳功的訓話和安排。
宣傳的事兒由許主任負責,每天安排兩輛車子和至少四名同誌四處去宣傳,路線盡量不要重複。
收集救災款的事情就不用許主任操心了,陳功已經把增設財務科的報告送到了政府和編辦,一旦批複下來了,許主任就隻管辦公室這一攤子事兒,不用再管錢方麵了,而以後涉及收錢的事兒,就讓馬上會新設的財務科負責。
謝明均負責安排各監測站的數據跟蹤,每天多分析兩段數據,二十四小時必須留兩名或以上的人員在場,所以安排輪流值班人員時,監測站如果人員不夠,就把局機關的工作人員也排進值班表去。
盧峰呢,作為震災防禦科的科長,組織人員,去各中小學和商場,指導學生和群眾進行地震演練,以及如何組織自救。
許主任每天就好好的呆在辦公裏,收集各科室和站點每天做的事情,每周五下班前向區政府寫一個一周工作彙報去,讓政府了解地震局一周時間裏都幹了些什麼。
陳功也專門將陳婉柔安排到了局辦公室裏,讓她來跟蹤工作周記的事情,鍛煉她的協調和寫作能力。
剛一散會,區長楊騫便打來了電話,“怎麼樣陳局,沒什麼情緒吧。”
哪敢有什麼情緒啊,陳功笑著回答,“怎麼會啊,楊騫,這是您對我和我們地震局的信任,我保證高質量的完成任務。”
楊騫也在電話裏告訴陳功,這是對他的一次機會,所以讓他得把握住了,做好了在區領導的眼中那可是一個功勞啊,隻要能走在全省、全市的前列,那陳功在領導們心中的分值便會高上幾分。
工作雖然安排下去了,但實際的情況比陳功料想的還要糟糕。
一日,地震局裏居然迎來了上/訪戶,這可是地震局成立多年以來的一件新鮮事兒,問題的起因便是洛河鎮一家農戶,家中的雞原來都很乖的,從來跳不出籠子,今天一早居然有兩隻飛了出來,心裏便緊張了,現在全國都在說這地震的事兒,誰心裏不怕啊,那些心中毫不畏懼的人都是沒有社會經驗和不知道地震災害嚴重性的人。
由於這地震局自故以來就沒有成立信訪室,所以許主任便兼職當起了信訪室的領導,工作人員也就安排陳婉柔來幹,負責具體的解釋協調工作。
陳婉柔很細心,首先得把那大媽的情緒給穩住,倒了杯水,“來,大媽,您快坐,喝點水,趕了這麼遠的路一定口渴了,不急,您慢慢兒的講。”
大媽本來就一臉緊張神色,感覺這丫頭很有親和力,“同誌,謝謝啊,你人挺好啊,我們經常去村裏和鎮裏,哪裏有人給我倒水喝啊,有時候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
陳婉柔將大媽背的一些包襯給卸下,放在她的椅子旁邊,大媽一驚一乍的,“喲,同誌,我這東西可是地裏頭的,可別把你衣服給弄贓了,我來我來。”
陳婉柔笑了笑,示意大媽有什麼事情盡管說。
大媽馬上神氣奇怪,雙手一拍腿,“同誌,你是不知道啊,我家中養的十隻雞晚上一直都在籠子裏的,一是它們晚上沒有出去的習慣,二來因為籠子的高度有兩尺多高,它們想飛也飛不出去啊,可今天上午我起床給它們撒吃的,一看,居然少了兩隻,我可急壞了,還以為是哪家的混蛋給我偷走了,後來給找著了,就在我房子背後逛著。”
陳婉柔覺得這雞還在就好了,沒被偷啊,可沒有聯想到其它地方去,也沒有想過自己這裏可不是村委會,“大媽,您這兩隻雞找著了就好啊,它們身上沒什麼傷吧。”
大媽居然從旁邊一個大籮框裏拿出一隻雞,自己先檢查了一遍,又讓陳婉柔看看,這身上還真是一點兒傷也沒有。
陳婉柔不知道在想什麼,可能是沒有在農村裏生活過吧,“大媽,您家養的雞長得這麼結實。”
大媽一聽,馬上激動起來,是啊,她家裏養的雞那可是在生產隊出了名的,用的全是好飼料,他們家的東西從來都不偷工減料的,整個村裏誰不說他們家是養雞的好手,去年來說,她賣的雞和雞蛋那可成了全家的主要收入,這可是供了一個大學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