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三月上巳煙雨蒙3(2 / 2)

靳澤沒坐,他掃一眼陸乙,恰逢陸乙也看過來,兩人目光一碰便收回,神色間便多了同類人才明白的了然。

桌上賓主又重新端起酒盞,孫智超又說勸酒詞:“須憐春漏短,莫訴玉杯滿。”

眾人見盞中碧意盈盈,鼻端又香氣嫋嫋,竟產生不忍一口喝下的感覺,都小口小口地品嚐。

衛宣卻先不喝,把蓮花盞舉起,置於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味。再搖盞,讓更強的氣味散發出來,聞之。

但覺得香氣協調,聞之通體愉悅,這才送酒入口,但覺香甜滿頰,咽下後唇齒還留香不散,不覺讚道:“好酒!”

孫智超見他這一串瀟灑又優雅的做派,便知他是個懂酒,喜酒的人,不由得眯了眼睛,笑道:“衛兄可知是何酒?”

衛宣一笑,道:“先生可是問著了。這乃是東夏國白頭山天池上白彌猿釀製百年以上的猴兒酒。”

孫智超大吃一驚,道:“能識得猴兒酒就可見先生見識廣博。即能說出酒名又指出年份和產地,隻怕普天下也隻先生一人了。衛先生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識,佩服佩服。”

衛宣淡然一笑,神情自若地道:“原也算不得什麼,不過是昔年隨大軍在大周與東夏邊界駐守,機緣巧合之下喝過此酒罷了。”

此言一出,孫智超的眼神就變了,拱手道:“原來衛先生還是位將軍,失敬失敬!”

衛宣回禮,一本正經地說謊:“副將而已。聽先生的口音,先生想是東夏國人吧?”

孫智超淡笑從容:“不過是東夏一介商人罷了。”

衛宣心裏就是一哼。驟夏安排在東夏國的密探早已經遞回消息:東夏國政事目前由翰帝的胞弟代理,國主向語天據說巡遊去了。中周與東夏的邊界處急調大兵集結。隨這消息來的還有一張翰帝的畫像。

衛宣看了看孫智超,三十五,六歲的年紀,風度儒雅,白麵無須,狹長的雙目神情溫和,隻在偶爾的瞬間,轉出四射的精光。

衛宣相信,孫智超便是東夏帝君翰帝向語天。作為中周大國的附屬國,自己是新帝登基,東夏帝君原也應該朝見新帝。他卻冒使者之名前來,分明是有探試之意。當下也不點破,隻說些花酒打獵之事。

女子們也說些流行的衣飾擺設,一時間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兼之胡姬貓兒為助酒興,彈了琵琶唱了一曲。歌聲婉轉,引得踏春的人爭相引頸來看。

歌聲飄到堤上,停在堤上的車駕中就有人撩了車簾向外看,遠遠的一眼就看到胡姬貓兒神態親昵地靠在頡先生身邊,那原本曼妙的歌聲立即在少女的耳朵裏變歐亞噪雜,難聽之極。

少女再也坐不住,看了一眼麵前紫檀畫半桌上盛滿龍眼大紅果的玉盤,忙手捧了,下了車,健步輕盈地走了過來。

待走近了,少女笑道:“二哥有這等好酒卻不叫妹妹來。虧妹妹還惦記著哥哥,給哥哥嫂嫂送下酒的果子來了呢。”語音嬌脆爽快,如蔦聲婉轉。

眾人見這少女膚如凝脂,麵如滿月,柳眉杏眼,神態嬌俏可愛;蔥白襦衫翠羅裙罩在她微豐的體態上,配著半透明織淺綠草紋的紗帔,越顯得她婀娜多姿;披頭梳垂髫,像個普通富人家的少女。

頡先生卻是大吃一驚,剛想叫出昭華郡主的名來,就被少女狠狠瞪了一眼,把他到舌尖上的話給瞪了回去。

頡先生吃驚不是他認出了少女是昭華郡主,而是昭華那一聲二哥,叫得他心驚膽戰。

清平王長子是昭華的弟弟,世上能被她有資格叫一聲二哥,又是衛姓同族之人的,除了當今聖上,還會有誰?

當今大周皇帝在座和他們一起品酒論風月實實讓人想不到,也不敢想。頡先生暗地裏心驚,表麵上也隻是不著痕跡地仔細打量了一眼坐在桌邊的英威俊美的年輕人,神情間倒也從容不迫。

昭華郡主把盤子放在已經滿是果品的桌上,笑著:“諸位請用。”

大家一看,那盤裏的紅果是極少見的大櫻桃。不明真相的人便也猜到這衛二郎的家勢背景必富貴非凡——這個季節,這樣大的櫻桃本是宮中才有的啊。

孫智超忙給昭華郡主斟酒,卻不給別人斟了。

頡先生見了,故意舔了舔唇,笑道:“先生這酒實在難得啊——那罐中可還有?尊中有酒須盡歡,先生莫要舍不得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