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人的世界,凡人的世界,又名:‘凡世’。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俗客最早聽到這句話在12年,看網絡文學也有六七年了,那時候看小說都是叫看電子書。
記得哪個時候,看電子書是一種享受,每天隻要手機有電不管什麼時候都在看小說。哪個時候的自己就如同入了魔怔,在學校,不論是否在上課都趴在桌子上,低著頭拿起手機看,回到家,除了吃飯,坐在房裏拿起書,把手機放在書下麵,又開始了看。
俗客不知道十七八歲的男孩子,到了法定成年年齡,是否都這麼叛逆。那個時候的我,因為這事,可謂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現在想來,俗客要怪隻能怪自己,“電子書”隻能算上是客觀因素,就算哪個時候俗客沒有迷上看小說,但也可能會迷上一些別的東西,例如說去網吧玩遊戲等,俗客自己自律性不大,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自律性。
接下來是不用說,都可能會猜到,高考肯定是不用說了,可那時候的自己不信邪,想要改變,可事實證明,自己是失敗告終。
一四一五的兩次失敗,隻能認命了,父母做到了他們能夠做的。
俗話說“二十弱冠”,俗客自身過了弱冠之年,也沒真正意義上的心理成年。
15年俗客進入了本省的一所專科學校,如果說過去感覺人生還有希望,那事實證明隻能“認命”。
混吃等死般,混了兩年,在專科“大學”,也不多想是否掛科的問題,每天能逃課就逃,不上課就在寢室裏玩遊戲,看小說。
俗客不知道“人是否都是矛盾的”,俗客自身一直存在的問題是“想太多,究竟怎樣的自己才是最好的”,可事實證明“想再多,現實世界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俗客真正意義上的心理成年在一七年,當然這個過程是緩慢的。都已經到了法定可結婚年齡了。
矛盾是痛苦的,主要在於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但一直都是處在“想”這個階段,而不能夠勇敢麵對過去的自己,不能夠認清現實,一直都活在“心”想的世界裏。
不過“得失”不是一句兩句就說得清的。不把“過錯”看的過重,俗客現在能正視自己,過去的,過去了。過錯也已過去了(相對的)。把“過,失”當做是一種收獲。有聽到過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俗客想告訴說:過去的“錯”,也是一份收獲。當你能正視自己,過去的對與錯,做的不錯的現在未來要做的更好,做錯的現在未來要做好。
不困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
都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故想說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天地國親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生樂趣在於探索與創造。探索宇宙,發現地球,但也需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忠孝仁義,位卑未敢忘憂國。為人處世,做人做事。
沉浮動靜皆人生。
2018.1.18出生於上世紀95年的仲凡,因機然巧合,穿越到2030年的九州華夏,但很快他就發現,這個世界不再等同於他過去所生活過的紅色旗幟的國度,看到的,聽到的,一切都是那麼讓人。。。
這是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本故事純屬臆想,如有雷同,確屬巧合。
新人作品,喜歡的朋友,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