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可是準備將皇帝遷回到洛陽來?”周瑜淡淡地問道,一臉微笑的神情。
陳楚朝周瑜豎起了大拇指,讚歎道:“周公謹不愧是周公謹,就憑我露出的這麼一點口風,便猜到了我的打算!”
周瑜淡雅一笑,自謙道:“主公過獎了!”頓了頓,周瑜思忖道:“主公此舉非常高明!相信以伏完為首的一幫老臣非常願意看到這一幕!而且還能通過此舉告訴天下人,主公和征北軍才是大漢的正統力量!”
陳楚有些隻得地笑了笑,問道:“公瑾也認為我的計劃可行嗎?”
周瑜肯定地點了點頭,“非常可行!”
“但不知主公打算什麼時候施行?派誰去執行呢?”周瑜問道。
陳楚不答反問:“公瑾有何意見?”
周瑜思忖道:“此事看似不大,其實影響深遠!我覺得主公應該親自前往長安迎接皇帝!”
陳楚哈哈一笑,從案幾上取出一封信遞給周瑜,道:“這是文和昨日派人送來的書信!公瑾看看吧!”陳楚之所以會伸出將皇帝遷回到洛陽的想法,就是因為這封書信;賈詡在這封書信中詳細分析了此事的利弊,而且還提到了一個時間表,將皇帝遷回到洛陽是這個時間表上很重要的一環。
周瑜微感詫異,恭敬從陳楚手中接過信函,拆開看來。片刻後,周瑜感慨道:“文和先生智謀深遠!我不及啊!”
陳楚笑道:“公瑾也不必太過自謙!你和文和其實各有所長,文和更擅長整體戰略的把握,而公瑾你則更擅長臨機決斷沙場爭鋒!”
周瑜聽了這樣一番話,登時升起知己感覺,拜道:“主公實在謬讚了!”
“不知主公對文和先生提到的時間表怎麼看?”周瑜突然問道。
陳楚稍作思忖,緩緩地說道:“再大的大樹也有枯萎的一天,一個王朝就是曾經再輝煌也有結束的一天!”
目光移到周瑜的臉上,一字一句地說道:“重整河山,舍我其誰!”
周瑜雙目一亮,疾步到堂下,朝陳楚拜道:“瑜願用這七尺賤軀做主公的墊腳石!!”
陳楚來到周瑜麵前,雙手將周瑜扶了起來,猛地一拍周瑜的雙臂,使勁點了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重新坐下,陳楚麵露一絲憂愁之色。
周瑜抱拳問道:“主公為何事煩心?”
陳楚道:“我是擔心若真的到了那一天,會不會有跟隨我多年的人跟我分道揚鑣?”
周瑜微笑道:“主公大可不必為此事煩憂!”
陳楚疑惑地看著周瑜,問道“公瑾何出此言啊?”
周瑜頓了頓,對陳楚道:“說一句大不敬的話,征北軍上下不論是將是兵又或者是瑜這樣的人隻知有主公,而不知有漢!”
陳楚愣了一下,隨即從周瑜的眼中看見決然之色,一直以來的氤氳頓時散開了。
陳楚哈哈大起來,大聲道:“公瑾之言解我煩憂啊!”
周瑜笑道:“主公不過是當局者迷罷了!”頓了頓,周瑜麵色鄭重地對陳楚道:“瑜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
陳楚點了點頭,“公瑾不須顧慮,但說無妨!”
周瑜朝陳楚抱拳道:“主公,雖說此事是大勢所趨,但是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隻怕弊大於利!”
陳楚麵帶思忖之色,點頭道:“這我明白!文和也是這個意思!”
周瑜道:“若是如此,瑜便放心了!”
陳楚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對周瑜道:“烏孫的使者已經過了函穀關,正在往洛陽的路上。公瑾可猜得出,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什麼嗎?”
周瑜思忖道:“想來應該是向主公示好吧?”
陳楚摸著下巴思忖起來。片刻後,陳楚笑道:“管他們的呢?”
陳楚站起來,走到大門口,猛地打開大門,登時一股卷著細雨的風迎麵而來。陳楚眯了眯眼睛,罵道:“真是可惡的大雨!”
周瑜來到陳楚身後,看了一眼門外磅礴的大雨,對陳楚道:“主公,是不是應該讓蕊夫人和孫小姐回來了!”周瑜說的當然是張蕊和孫仁,這兩個野丫頭硬是要在外麵負責放糧的工作。
陳楚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兩個野丫頭真是讓我頭疼啊!真是少見像她們這樣的女子!偏偏讓我全碰上了!”
周瑜嗬嗬一笑,“蕊夫人和孫小姐巾幗不讓須眉,實在可算得上是女中英雌!主公隻怕也是樂在其中吧!”
陳楚麵色古怪地看了周瑜一眼,笑罵道:“好你個周瑜!竟然拿我開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