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整軍備戰(2 / 3)

並州在受到飛鴿傳書的第一時間,便立刻運作起來,第二天一早,匈奴右賢王便率領由五萬第六軍團步卒及五萬匈奴軍團騎兵組成的十萬混合部隊開拔往東邊而去,他們將先到達

樂平,攜帶上糧草輜重物資後,北上,經雁門向東直接開赴上穀。

與此同時,在洛陽大營中的十萬原袁紹軍降軍被正式授予第八軍團的稱號,令陳楚沒有想到的是,就這麼一個簡單的稱號竟然讓許多老兵油子激動得落淚,不過陳楚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節,這個稱號可以說是對這些降軍身份的一個肯定。

一時間,二十萬征北軍往上穀方向調動。

上穀。

現在的上穀已經同一年前大不相同了。

光是從遼東七郡逃到這裏的漢人便已超過了一百萬,加上本地的人口,上穀已經擁有超過一百二十萬人口了。

在上穀肥沃的平原上,一望無垠的是新開墾的田地。這是關羽組織逃到這裏的百姓們開墾的。

一群群的馬匹在荒原上奔跑著,趕馬的人騎著快馬繞著馬群吆喝著。上穀位於水草豐美的草原之上,因此在這裏建有數座軍馬場,這些軍馬場中馴養著超過五萬匹上好軍馬,這裏是征北軍最重要的軍馬馴養基地之一。與這裏類似的軍馬場還有三處,分別是雁門軍馬場、雲中軍馬場和兗州軍馬場,前兩座軍馬場的規模同上穀軍馬場相當,而兗州軍馬場就要小得多了,它是在原曹軍軍馬場的基礎上建設起來的。

在上穀郡城的周圍,十二座衛星似的新城圍繞著上穀拔地而起,規模都不小,那些從東邊逃難來的難民絕大多數就聚居在這十二座衛星城中。這也是關羽率領百姓們建設的。

在上穀郡城以西二十餘裏處有一座小湖,名叫青湖,因水色青綠而得名,小湖的北麵有一道小山脈,當地人稱它作青山。在湖邊,有一座軍營依山傍水,規模不小,足可駐紮五萬將士,營門上迎風飄揚的大旗上繡著兩個氣勢崢嶸的大字‘征北’。

此刻,這座軍營中喊聲震天,進入營門來到大校場上,隻見數萬將士正光著膀子整齊劃一地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正北麵的點將台上,一名身著魚鱗連環重甲頜下三尺長須的軒昂大將正一臉肅穆地注視著校場下,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負責整個上穀軍務的征北軍大將關羽,在點將台的右上角,一名校尉正揮舞著手中的令旗,校場下操演的軍士正是根據這令旗變幻著陣型。在點將台的左側排列著一排大鼓,此刻,十幾名壯士正奮力地揮動著巨大的鼓槌,雷鳴般激昂的鼓聲在軍營上空翻滾著。

關羽抬頭看了看天色,此時,太陽已將近正中了!

關羽抬起左臂,傳令官會意,立刻傳令鼓手,激昂的鼓聲立刻歇住了。正在操演的軍士不由得感到身上的力氣突然被抽空了似的,已經操演了三個時辰的他們感到份外疲憊,不過卻沒有人願意停下來,一種仇恨支撐著他們,另外,他們敬畏的將軍關羽還沒有發話。

關羽掃視了眾將士一眼,微微點了點頭。

關羽對揮舞令旗的校尉下令道:“停止操演!”

校尉應諾,立刻將手中的令旗向上舉起,然後猛地放下。

一陣整齊的腳步聲響起,數萬將士收勢立正。每一個人都已經汗流浹背,皮膚在陽光的照耀下黑得發亮,劇烈地喘著氣,不過每一個士兵的神情都非常堅毅。

關羽走到台前揚聲道:“告訴我,你們為什麼加入征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