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張濟造反(1 / 2)

上郡位於並州以西,與關中北地郡之間隻相隔數百裏。征北軍若要攻擊關中,上郡無疑是最好的前進基地。另一方麵,董卓軍若要進軍並州,也必須先奪取上郡,一旦奪取了上郡,董卓軍就獲得了一塊進軍並州的跳板,並州全境將都在董卓軍的威脅之下。總之一句話,上郡對於征北軍和董卓軍來說都非常重要。

陳楚放在上郡的軍隊共五萬,隸屬於洛陽軍團,目前的統兵主將是呂布,副將是張濟,參軍是陳宮。

當年征北軍攻擊洛陽時,俘虜了十萬董卓軍將士。洛陽軍團就是由這些降軍將士改編來的。駐守上郡的副將張濟就是董卓軍降將。

這些原董卓軍將士在陳楚的各種措施之下,已經基本上褪去了原董卓軍的色彩,成為了真正的征北軍。不過,這其中仍然有極少數人例外。張濟及其百餘名親兵始終心懷異心,他們不願意過征北軍這種嚴肅枯燥的生活,他們向往的是在董卓軍的那種燒殺搶掠肆意妄為的日子。

張濟一直在想方設法同董卓方麵聯係,然而一直都沒有機會,直到董卓的使者來到並州,張濟終於同董卓方麵接上了頭。

與董卓使者的一番談話讓張濟興奮莫名,他感到自己的出頭之日終於不遠了。

從這天開始,他便在私下四處活動,妄想在將來的某一天揮軍倒戈,重新回到董卓的懷抱。

張濟的活動超乎想象的順利。在短短十來天的時間裏,張濟便已經聯絡好了洛陽軍團中超過兩萬的軍隊。同時,還有一個好消息傳到張濟的耳中,河套地區最大的羌人部落彥都部已經同董卓方麵達成了協議,在必要的時候,他們會出兵協助董卓軍控製上郡及河西郡。

這彥都部是河套地區最大的羌人部落,人口近十萬,控弦猛士四萬。在侵擾並州邊郡的遊牧部落中,這彥都部是為禍最深的勢力之一。

這彥都部原本縱橫河套,囂張而又快活,然而這一年來在征北軍的連續打擊之下,彥都部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人口銳減到不足五萬,控弦猛士隻剩下一萬五千人,並且失掉了東邊大片肥沃的草場。

彥都部雖然遭到了征北軍的沉重打擊,但他並不像其它遊牧部落那樣向征北軍臣服。彥都部的大頭領彥都對征北軍的仇恨越來越深,他發誓一定要在征北軍的脖子上狠狠地咬一口。

於是當董卓的使者找到他時,他就同董卓方麵一拍即合。

張濟的活動雖然非常順利,但卻碰到了一個釘子。他原本打算將呂布也拉過來,但在酒樓試探的時候,呂布的反應卻大大出乎了他的預料。好在當時呂布隻是不滿他的言行,並沒有懷疑到其它。

張濟由於擔心被呂布察覺,在此之後的活動收斂了很多。

時間到了七月二十八日。在這天,呂布離開了上郡,這對於張濟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呂布離開後,張濟的活動更加肆無忌憚起來。

雖然在上郡還有陳宮在,但張濟根本就沒將這個書生放在眼裏。在張濟的想法中,上郡已經完全在他的掌握中了。

八月五日,翹首以待的張濟終於等到了長安方麵的最新指示。董卓要他想辦法盡快控製上郡,並且告訴他彥都部的軍隊將在八月六日趕到上郡。

一接到這個指示,張濟興奮莫名,隨即立刻行動了起來。

八月六日早晨,張濟突然率軍包圍了太守府。張濟派人通知留守在太守府的陳宮,要他立刻投降。

張濟跨坐在戰馬之上,立在隊伍的最前列,神情顯得得意至極。在他周圍是數千名跟隨他造反的將士。其中主要是第一營統領楊開和他

麾下士卒。楊開可以說是張濟最信任的人,在他們還是董卓軍時,楊開便是他的親信。

張濟之所以隻帶楊開這一營兵力包圍太守府,完全是出於對楊開的信任。同時,按照張濟的想法,以一營兵力包圍沒有什麼保護力量的太守府完全足夠了。

在張濟派的人進刺史府片刻後,陳宮便隻身一人從太守府中走了出來。

張濟看到形單影隻的陳宮,立刻哈哈大笑起來,然後說道:“陳宮,你想不到自己會有今日吧!”,張濟的神態顯得非常得意。

然而陳宮卻淡淡一笑,說道:“張濟你自歸順我主後,便一直心懷二心,當真以為主公可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