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所說的這番話,大意同前世曆史上張飛所說的類似。可是結果卻截然不同,張飛當時說這番話時,得到的是冷眼嗬斥,而陳楚說這番話時得到的卻是一片附和。真是同樣的事由不同的人來做,結果也是完全不同的。
汜水關。華雄被陣斬,全軍大敗。李肅驚駭之下連忙派人趕往洛陽請求援兵。
當董卓收到李肅的求援信後大驚失色,連忙召集謀士武將商議出兵救援一事。
最後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決定起兵二十萬分兩路趕往汜水關和虎牢關。
一路五萬人馬由郭汜、李傕率領馳援汜水關。臨行前,李儒特別交代,隻須嚴把關塞,不得出關廝殺。
另一路十五萬人馬由董卓親自率領,李儒隨行,部將有張濟、樊稠、臧霸、高順等將。這一路往虎牢關而來,目的是以虎牢關為根基出擊,以期將諸侯聯軍攔腰斬斷,然後與汜水關李傕郭汜軍同時出擊,最終達到將諸侯聯軍擊潰的目的。
與此同時,李儒還建議將袁隗一家老小全部誅絕,讓快馬帶著這些大大小小的人頭先去關前號令。董卓采納了李儒的建議,在大軍出發前,派軍將袁隗留在洛陽的一家老小全部捕殺。然後命一隊快馬攜帶人頭先去汜水關號令三軍。董卓這麼做除了泄憤以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給麾下將士們看,他要讓麾下將士明白,如果敢背叛他董卓,就算本人能逃脫,也要將其家人老小全部誅殺。
眾將士中雖然有許多對董卓的濫殺無辜的行為很反感,但對董卓卻不敢有絲毫違逆。
數天後,便有探子將情況傳給了袁紹。得知袁隗一家老小被害,袁紹頓時大哭起來。其他諸侯也都搖頭歎息。
袁紹命人剪裁白布,讓麾下全軍將士戴孝,同時又命人立白色大旗一麵,上書報仇二字。隨後,袁紹便命令麾下大軍晝夜不停地強攻汜水關。
戰況進行得很慘烈,但數天下來,汜水關仍未能被攻下。恰在此時,又有消息從洛陽傳來,說董卓起兵二十萬增援一事。袁紹連忙聚眾商議。最後決定由陳楚率七路諸侯,共計二十萬大軍前往虎牢關迎戰,而袁紹則同其他諸侯繼續急攻汜水關。
跟隨陳楚前往虎牢關的七路諸侯分別是:王匡、喬冒、鮑信、袁遺、孔融、張揚、陶謙、公孫瓚。
董卓大軍趕到,諸侯聯軍分兵迎戰。大戰即將爆發。
如果您覺得《重生在三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