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誰說女人不能有野心 6利用一切資源為自己鋪路
很多女人時常感歎:“即使是金子,也未必會發光,也未必有供其發揮的舞台。”所以適當地學會利用一切外來力量來為自己搭橋鋪路,在現代社會來說是一個提升自己的良方。
撒切爾夫人的成功並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完成的,她之所以能在男人的世界裏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她善於利用和調動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特別是那些對她有所幫助的“貴人”,更是她人生路上一塊塊無比重要的鋪路石。
瑪格麗特·羅伯茨來自小市民家庭。在具有階級意識的英國人眼裏,這對於想在政治上有所成績的人來說是個瑕疵,甚至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
年長一些的黨內同誌和顧問們都已提醒過這位年輕的、野心勃勃的羅伯茨小姐,通過一樁婚姻來提升自己飛黃騰達的幾率。但到那時為止,除了政治圈外,她卻還抽不出時間來浪費在男人身上。
他在恰當的時刻出現了,24歲的瑪格麗特·羅伯茨和丹尼斯·撒切爾初次相遇是在一次餐會上。這位殷實的商人34歲。從軍6年之後,他領導著一個家族企業——一家製造顏料和漆的工廠。
撒切爾夫人後來寫道,在她的記憶裏,丹尼斯至少和她自己一樣了解政治,而對經濟政策甚至懂得還要多些。他是一個深通世故的人,有自己的風格。除此之外,丹尼斯還幫助她競選。他開車載著他,讚賞她的飛躍、她的抱負和她的說服力。
他們的婚禮於1951年12月13日在倫敦舉行,它是瑪格麗特·撒切爾事業傳奇般崛起,成為世界上最有權威的婦女之一的基礎。
她後來在一次采訪中說:“沒有丹尼斯,我在政治上將一無所成。”他雄厚的經濟實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使她獨立,因為在英國,議員的薪水非常微薄,除個別情況外,隻有社會上層的富裕人士才能夠從政。
丹尼斯·撒切爾在當時的那個年代是一個特殊的丈夫,對於瑪格麗特這樣具有抱負的婦女非常“完美”——就是這樣,因為他不反對她去追求自己的目標,甚至還很支持。就連1953年8月她生下雙胞胎卡羅爾和馬克後,孩子也沒有成瑪格麗特工作上的障礙。
單打獨鬥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已經無法實施了,不管做什麼,僅憑一個人的努力是很難快速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的。當今社會競爭相當激烈殘酷,一個人要成就一番事業,除了個人必須具備一定的潛質,還必須是個不懈上進、勤奮、努力、勇於拚搏的人,另外還必須借助一定的外來力量扶持,這就是俗語所說的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等客觀條件。這樣才可以為自己的事業尋找到一條到達成功彼岸的捷徑。
希拉裏開始是美國共和黨的支持者。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先後在多次總統選舉中為共和黨出力,成績喜憂參半。但她借此機會發展人脈,結識了很多名人政要,為實現自己日後的遠大目標奠定了基礎。
有意角逐總統後,她在“總統競選大戰”的練兵場——參議員連任競選上全力以赴地募集政治獻金。這筆錢最後哪怕剩下1000萬(或者更多),也完全可以作為她未來進行總統競選的種子基金。
而且,就和她丈夫克林頓在1992年競選總統前做的一樣,她一直以來都在準備一係列觀點中立的競選議題,包括能源政策、經濟、隱私權,甚至農民問題。並且,她的政治運作團隊也擴充到了32人,都是全職,再加上她的參議員辦公室的10個人,以及13個正幫她建立國內直接郵件係統的顧問,“總統競選”的團隊架構非常明晰。
後來,她又將一位因特網權威收入麾下。而且,免費為她服務的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民主黨政治戰略家——比爾·克林頓。她身邊一個顧問說:“克林頓一直在考慮(她的總統願景)”。而且,“他不光在考慮,還跟許多人談起過,推銷希拉裏。這可是他現在很看重的一件事”。
不可否認,每個女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尤其是對於女人而言,要想邁上事業的頂端,更是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艱辛。但是,如果年輕的你懂得了利用自己周圍的一切有利條件,就能更快捷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相信不管是學識、能力還是其他方麵,能夠淩駕於撒切爾夫人之上的女人微乎其微。可是,盡管如此,撒切爾夫人仍然沒有單純地靠一己之力問鼎首相寶座,難道作為平凡女子的你可以辦到嗎?不要再單槍匹馬埋頭苦幹了,需要的時候抬起頭,也許你就會發現,能夠為你鋪路的人就在身邊,隻要稍稍利用,你就能夠站在夢想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