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誰說女人不能有野心 2自信是女人成功的最大資本
英國的赫伯特曾經說過:“隻要心中充滿自信,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本領加信心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而在這個充滿物欲和浮躁氣息的社會裏,自信在不經意間成了一種奢侈品,尤其是對於女人!
撒切爾夫人從小就很自信,她5歲學鋼琴,9歲贏得詩歌朗誦賽,在賽後校長表揚她:“瑪格麗特,你真幸運。”她直言不諱:“我不是幸運,我應該贏的。”
瑪格麗特所在的學校經常請人來校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她總是第一個站起來大膽提問。不管她的問題是比較幼稚,還是比較尖銳,她總是充滿好奇地脫口而出,而其他的女孩子則往往怯生生地不敢開口,她們隻能麵麵相覷或抬眼望著天花板。
回家後,瑪格麗特向父親彙報學校的情況時,父親總是鼓勵她:“孩子,你有這樣的信心,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辯論家。”
撒切爾夫人的自信,在她上任兩年後阿根廷侵占福克蘭群島事件中那進攻性的固執己見態度中顯露無疑。這一群島離英國本土8000英裏,島上隻有1800種英國產品,65萬隻綿羊和1000萬隻海鷗,這對大多數領導人來說並非一塊有價值之地,一般不會去冒政治生命危險和戰士的生命風險。阿根廷的入侵也是基於這一賭博性的事實:一位女首相,在遠離群島的國土上領導一個困境纏繞的國家,不會為這個南太平洋的孤島來冒風險的。
許多撒切爾夫人的同黨人士認為她為如此小的利益冒如此大的風險,簡直是瘋了,報界反映道:“撒切爾瘋了,她認為自己是個奇才女性。”錯的是他們!撒切爾夫人披上奇才女性的行裝,毫不猶豫地發動98艘戰艦,載著8000名士兵向群島挺進。這是一個原則在起作用——“任何程度的進攻都是絕不能容忍的”。她的力量、競爭性和全局觀占據上風,將一場潛在災難轉變為絕對勝利。
當報界問起有關失敗的可能時,她反駁道:“失敗?這絕對不可能。”撒切爾夫人是對的,幾星期內又對報界說:“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朝著目標去做。”福克蘭的勝利使她在1984年贏得普遍選票,繼續擔任6年首相。
著名小說家古龍曾說:“自信是女人最好的裝飾品,一個沒有信心,沒有希望的女人,就算她長得不難看,也絕不會有那令人心動的吸引力。”充分的自信,是女人走向美麗之旅的一個重要條件。自信是成功的動力,是人們從事任何事業最可靠的資本,更是照亮心靈的一盞燈。
美貌可使人驕傲一時,自信可使人驕傲一生。自信的人,總是精神煥發、昂首挺胸、神采奕奕、信心十足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自信的人不懼怕失敗,她們用積極的心態麵對現實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她們用微笑麵對撲麵而來的冷嘲熱諷;她們用實際行動維護自己的尊嚴。這一切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自信者的氣質,一種坦誠、堅定而執著的向上精神。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在公眾的眼裏向來是女性獨立自信的榜樣,不管遭遇什麼困難或者變換什麼角色,她總能克服和適應,並最終成功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這就是作為女強人的自信心。
據說克林頓當上總統後,希拉裏有次與他乘車路過一個加油站。那兒有一位加油工,希拉裏告訴克林頓,自己曾經差點嫁給那人。克林頓自豪地說,你要是嫁給他,那你就失去了一個總統丈夫。孰料希拉裏卻回答,如果當初我嫁給了他,那人極可能就是今天的美國總統。在這裏,希拉裏就不僅是對自己的政治智商充滿自信,而且對自己的所謂“旺夫運”也充滿自信。
無可否認,自信是成功的驅動力,尤其是對女人來說,擁有自信就擁有了一種積極的態度和奮發向上的激情,因為千百年來的世俗觀念已經把女人的自信給扼殺了,盡管她們有想要成功的衝動,卻缺少衝破世俗的勇氣,更缺少對自己的那份自信。雖然並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成為撒切爾夫人式的女人,但女人們應該學習她自信的姿態、獨立的心智,她永不言敗的氣度。
你或許經曆過失敗的打擊,至今仍覺得傷口隱隱作痛;不論走到哪裏,你都覺得背後的目光寫滿鄙夷,因此總是低頭小跑,不敢回頭去看別人的眼神和自己的影子;你總是渴望被人讚美或是讚美別人,唯獨不肯自我欣賞;就這樣,自卑便深深地禁錮著你的呼吸。
於是你不止一次地盼望著能有個神奇的蝴蝶結,來裝扮一下自己,讓自己看起來好一些,再好一些。其實,很多時候,讓你看起來神采奕奕的並不是蝴蝶結,而是發自內心的自信!
所以,女人們,盡早地嚐試著揚起你的頭吧,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擁有屬於撒切爾夫人的那份自信,隻要你自信,隻要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那你就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