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佟,最近,我們台裏要增補一名副台長,您一定知道吧?丁部長,那又怎麼樣?歐陽佟,兩年前,我在副總編輯隊伍裏麵,還屬於中流。 那時您還在地市,沒有上來,情況可能不是太了解。那次,廣電係統領導班子大調整,提了一個副台長、一個頻道總監、兩個台長助理、三個頻道副總監。結果排在我前麵的三個副總編輯和排在我後麵的兩個副總編輯都上去了。丁部長哦了一聲。歐陽佟接著,這次的情況,您肯定了解得很清楚了。不是我自吹自擂,論能力論資曆論學曆論忠誠論貢獻,無論哪一項,在副總編輯中,我排第一。在台長助理中,也沒有人能過我。這次增補副台長,您,如果不是我,能服眾嗎?丁部長,你想從政?以前從來沒聽你過呀。歐陽佟,我不是想從政,我是想為咱黨的電視事業做更大的貢獻。像我這種作風正派的人,不走上領導崗位,就會讓杜崇光那種不學無術的政客人得誌,將咱黨偉大的電視事業搞得烏煙瘴氣。
丁部長,越越難聽了。就你這張臭嘴,能當副台長?那不把整個電視台搞得烏煙瘴氣?好了好了,不了,我知道這件事了。
歐陽佟知道,這件事,部長放進心裏去了。作為排在第一的副總編輯,隻要部長提出讓他增補副台長,杜崇光就算心裏不樂意,也不會因為這點事和部長對著幹。退而求其次,就算杜崇光敢逆龍鱗,從台長助理中提一位副台長,他增補台長助理,應該不存在問題。話到了這裏,不能再往下了,往下就是畫蛇添足。
歐陽佟想趁此難得機會,將楊大元的事一。不過,楊大元的事,不好開門見山,得繞個圈子。
、、習近平,,事變,事變,文化大革命
歐陽佟,長,我聽,您對這次日報的行改革,寄予了很大期望?
丁應平是從市委書記調任宣傳部長的,對於地市級宣傳部的工作雖然很了解,但對於省委宣傳部工作,基本屬於外行。他還年輕,隻有五十一歲,自然還想再進一步,所以大刀闊斧,希望幹出一些政績。不過,宣傳部不屬於開拓部而屬於防火部,隻要不出事就是最大的政績,丁應平這種在市委書記任上以雷厲風行著稱的幹將,打前鋒是好手,打防守,確實有點為難他了。恰好,日報要搞行改革,將行權從郵局手裏收回來,自辦行公司。早在上世紀8年代,報紙的行改革就已經開始,二十多年過去,這種改革,先在晚報類開始,後來擴大到市級黨報。省級黨報的行改革,曾經也鬧騰過一陣,但因為種種原因,幾乎全部是失敗紀錄。在失敗的廢墟上,如果能夠豎起一座成功的建築,那是很符合丁應平這種前鋒型性格的。
丁應平對這個話題有濃厚興趣,所以問歐陽佟,你怎麼看?
歐陽佟坦率地,我建議您別參與太深,吃力不討好。
丁應平,為什麼?難道你覺得會失敗?
歐陽佟,不是我覺得會失敗,而是肯定會失敗。
這話丁應平有點不願聽,道,你這個佟子,話太絕對了吧。你,為什麼一定會失敗?
歐陽佟,這個決策沒有問題。關於報刊行,我還是了解一點的。全國範圍內,報刊行,隻有一支隊伍,一個平台。這就是郵局的行平台。可這個平台太老化太僵化,基本還是幾十年前的老套路。後來雖然搞了二渠道,但在這個領域,市場化改革既不深化也不成功,二渠道在書籍行領域,基本是春秋諸雄之間的軍閥混戰,而在報紙行領域,則基本隻是終端平台的置換和重組,最多也隻能算了遊擊隊,更多的,甚至是遊兵散勇。到了今,全國各大報刊,均建有自己的終端平台,那也隻能算是半正規化的縣大隊或者區域縱隊,沒有一支堪稱正規軍,更沒有一隊經過嚴格訓練正規化的特種部隊。如果誰能夠將這些縣大隊區域縱隊收編,組成一個正規化兵團,誰就是未來報紙行的老大。市場的競爭,到底,是渠道的競爭,渠道是由平台對接而產生的,從這種意義上,誰能有效整合這些終端平台,誰就能成為未來報刊行界的老大。以省級黨報的資源優勢,建立這樣一個資源整合機構,市場前景是絕對看好的。應平問,那你為什麼日報的行改革一定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