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上的野心,於是一些富商聯合在一起,成立了一個類似於商業聯媚組織,這就是巴別塔的前身。”
蒼浩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圓桌象征著平等團結,巴別塔象征著全人類同心協力,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這個組織以巴別塔作為符號,然後采取圓桌議事的方式,所有首領都被稱為圓桌騎士。不過,這個組織本質上仍然是商業聯盟,他們憧憬的秩序是由自己控製全球各地貿易,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是一個超級壟斷組織,但同時又有點像是聯合國。所有圓桌騎士都來自不同的國家,分別代表不同地區和民族的利益,從這一點上來倒是可以達成勢力均衡。本來圓桌騎士沒有十二個,後來漸漸擴充加入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代表,最後形成了十二騎士。據,這個組織跟當年m國獨立有著一定關係,他們認為北美地區的英倫殖民地如果成為獨立國家,將會對全球貿易有更大的好處,所以支援了m國的獨立戰爭。”到這裏,葉甫根尼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哦,對了,本來有一個圓桌騎士是代表華夏的,不過這個職位到後來就空缺了……”
“這又是為什麼?”
“代表華夏的被稱為高文騎士,傳中亞瑟王的手下本來就有一個叫高文的,而當年又有一個叫高文的華夏人參與了巴別塔的組建,所以高文騎士可以是實至名歸。”葉甫根尼確實不了解華夏曆史,問了一句:“我記得你們國家曆史上,曾經有過一次改朝換代,北方來的遊牧民族征服了整個國家,統治了原本的農耕民族?”
蒼浩馬上明白了:“你的應該是清代取代了明代。”
葉甫根尼告訴蒼浩:“遊牧民族攻占華夏本土的時候,高文騎士憂心國家的未來,全力投入到戰爭當中,但散盡家財也沒能抵擋遊牧民族的進攻,最後連本人也都陣亡了。”
蒼浩聽到這些頓時就是一驚,沒有想到巴別塔的曆史竟然還涉及到了華夏,而且還是華夏自己的史書沒有記載的曆史。從葉甫根尼提供的這些信息可以推斷出來,高文應該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華夏商人,參與巴別塔的組建。
明代,這個世界已經進入大航海時代,華夏的封建王朝同樣受到時代影響,很多外國人來華定居,同時很多華夏人走出國門,甚至定居在國外。東南亞地區華饒來源,最早就可以追溯到明代,當年的海外華人甚至曾經建立過自己的國家。
總體而言,其時華夏與國外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尤其是海上貿易更加發達。雖然當時的明王朝實行禁海政策,片板不許出海,但仍然無法阻止民間貿易往來,用今的觀點來看其實就是走私。
更不用,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之前,絲綢之路更是有著極其悠久的曆史,國際間貿易往來其實要比今人想象的更加發達,隻不過受到交通技術的局限,必然沒有今日這般高效。
高文在大航海時代中,頻繁接觸外部世界,開拓了自己的眼界,同時也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既然巴別塔的創立者是一幫商人,很有可能全都是高文的貿易夥伴,這些人在那樣一個時代具備極具前瞻性的目光,準備建立聯盟控製整個國際貿易。不管巴別塔在後來的曆史發展當中,到底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至少其創建者是一些非凡之士。
高文作為華夏人,又是巴別塔的初創者之一,本來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然而滿人入關破壞了原本的曆史進程。高文在民族大義的感召之下,傾家蕩產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戰爭當中,奈何曆史浩蕩不可抵擋,清王朝最終還是定鼎中原,高文本人則化作曆史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