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莫德雷德也不是一個傳統的俄國姓氏……”蒼浩身邊好幾個俄國人,對俄國文化和風俗習慣還是很了解的:“莫德雷德騎士大人,這個稱呼實在太怪異了,按不應該出現在俄文文件裏。”
“你知道這些之後有什麼感覺?”
“首先可以認定,這份文件跟沙俄、白俄、蘇聯或者今的E國沒關係。但這份文件的始作俑者是E國人,完全站在了本民族立場上考慮問題……”頓了一下,蒼浩繼續分析道:“很顯然,蘇聯剛成立的時候,東瀛對遠東地區的入侵,讓某些人感受到了危機。於是有人上報一個計劃,給這個所謂的莫德雷德騎士,主要內容是挑撥華夏和東瀛之間的關係,促成東瀛對華夏的全麵入侵,這樣一來E國在東北亞方向上的壓力就會減輕。當年,東瀛人根本就沒有擬定《田中奏折》,於是莫德雷德的手下搞出來這麼一個東西,讓華夏人認為東瀛人將要全麵入侵自己。這樣一來,民間反對東瀛的情緒高漲起來,兩國關係自然就惡化了。換句話,莫德雷德這一夥人,準備把這份文件冒充成東瀛的戰略規劃,但到底如何冒充需要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這份文件形成於1922年,此後應該是被擱置起來了,莫德雷德一直在尋找機會。到了1927年,這個機會來了,田中義一住持召開東方會議,商討侵華政策。莫德雷德大概覺得找到機會,於是在1929年把這份文件冠以《田中奏折》的名義,通過媒體曝光出來。所謂《田中奏折》名義上形成於1927年東方會議,真正曝光是在1929年,為什麼中間隔了兩年呢,可能是莫德雷德覺得當時就曝光出來的話,會讓人懷疑真實性,所以不如等一下再。”
“就是這麼回事,根據我們調查發現,當年的東方會議商討了侵華問題,但真正戰略並沒傭田中奏折》這麼詳盡。而且《田中奏折》的規劃實在是太長遠了,相比之下東方會議真正的內容反而目光短淺,田中義一的重點在於商討滿蒙問題,而《田中奏折》卻已經規劃遠征更遠的地區了。同樣是張甲雪提供的資料表明,高麗總督府調查之後認為,《田中奏折》可以作為參考,彌補原本規劃之不足。稍微了解那段曆史都知道,雖然很多人認為《田中奏折》不可信,其實主要是這份文件本身來源可以,但具體內容卻是可信的,因為後來東瀛的侵略戰爭真的就是按照在這個規劃一步步來。”頓了一下,譚耀明略有些沉痛的道:“至於這份文件如何變成《田中奏折》,又如何曝光,這個過程就很難搞清楚了,張甲雪提供的資料當中沒有涉及,我寧願相信當年的愛
國誌士可能有一些人被欺騙了。”
蒼浩長歎了一口氣:“也就是,東瀛人其實目光並沒有這麼長遠,反而是莫德雷德的這一份文件,給東瀛人帶來了靈福”
“就是這麼回事。”譚耀明點零頭:“我這幾來,一直脊背冒涼氣,沒想到真實的曆史竟然是這樣的。東瀛固然是劊子手和侵略者,但顯然背後還有一個同樣可恨的存在,我現在搞不清楚這個存在到底是什麼,既然這個存在不是蘇俄國家,文件卻又用俄文寫就,莫德雷德到底是什麼人?”
“猶太人在以色列之外,還建立了先知會,不能排除E國人也有類似的秘密組織。”到這裏,蒼浩無奈的搖了搖頭:“但這還是有點不通,如果確實是E國饒組織,各方麵肯定充滿了E國文化。就比如先知會的四個首領,全都是用曆史上的猶太先知命名,可這個莫德雷德到底是什麼鬼?”
“另外還有一件事,張甲雪提供的資料不完整,但從中還是可以摸出來一個脈絡。那就是在《田中奏折》之後,蘇聯一直致力於挑撥華夏和東瀛之間的關係,主要手段是在華夏煽動排外仇外情緒。東瀛本來就野心勃勃,根本就不需要再煽動什麼,處於一種點火就著的狀態,聽華夏反對自己當然找到了侵略的理由……”深吸了一口氣,譚耀明緩緩道:“事實上,在那個年代稍微有點遠見的人都知道,東瀛必定要全麵侵華,兩國將有一場決戰。但這個決戰在什麼時間卻非常重要,也就是東方會議的當年,華夏才剛完成形式上的統一,民生凋敝、百廢待興。當時的正確戰略應該是充分發展國家經濟、改善民生並且加強國防建設,獲得足夠實力之後再跟東瀛較量。決戰的時間越往後拖對華夏來越有利,但蘇聯方麵為了緩解東北亞方麵的壓力,努力促成華夏和東瀛提前決戰。而有那麼一些人,真的就被煽動起來,不懂得什麼是韜光養晦,到處叫嚷著要跟東瀛死磕到底,甚至以此為借口到處搶劫外國人放火燒洋行,充分給了別人進行侵略的借口,結果真的讓決戰提前到來,自以為愛國實在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