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麵條裏隻能有一隻臭蟲(2 / 3)

“我估計金鬥賢會離開北高麗,但不會真正放棄權力。”搖了搖頭,蒼浩又道:“金鬥賢可能會帶走大量人力物力,然後到世界上某個角落另起爐灶,就像當年的赤軍離開東瀛去了北高麗一樣,赤軍等待機會反攻東瀛,金鬥賢則會找機會反攻北高麗。”

“如果這樣的話倒也不錯。”譚耀明滿意的點零頭:“隻要失去對核武器的控製,金鬥賢就是沒牙的老虎,可以從容收拾。”

“沒錯。”蒼浩讚同譚耀明的判斷:“也就是,金鬥賢將不會繼續掌握一個有強大軍力的國家,而是會演變成為一個恐怖組織的頭目。”

譚耀明長歎了一口氣,有點感慨的道:“看起來局勢能夠得到解決,不過我經常感到糾結,我們現在的選擇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搖了搖頭,譚耀明繼續道:“或許我們應該支持張甲雪或者金鬥賢,遏製他們統一半島的企圖,但支持他們執政北高麗,然後發展華夏與北高麗的雙邊關係,棄核還有毒品和偽鈔,讓北高麗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蒼浩也是歎了一口氣:“首先我們明確一個問題——半島能統一嗎?”

“當然不能。”譚耀明斷然回答:“半島不能統一這是各方的共識,當然各方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我們華夏主要考慮到可能會對我們自身造成威脅,m國和南高麗考慮的則是沒有辦法負擔北高麗巨大的開支。反正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半島暫時不能同意,至少在這一點上大家的意見一致。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幫北高麗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可以保持跟我們華夏的正常往來,也不至於給地區局勢造成重大威脅。”

“沒錯。”閔智孝讚同譚耀明的觀點:“如果北高麗可以正常化,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縮與南高麗的差距,我們就可以在和平基礎上統一。有的時候我也覺得是不是我們太武斷了,就算金鬥賢這個人沒有合作價值,但張甲雪或許能讓北高麗正常化,我們一定要支持樸正金嗎?”

“西方有一句諺語——麵條裏隻能有一隻臭蟲。”蒼浩意味深長的一笑:“這句諺語的意思就是,如果吃飯的時候在麵條裏發現了一隻臭蟲,那麼人們通常不會再去找是不是還有第二隻臭蟲,而是把整碗麵條全部倒掉。有了一隻臭蟲,整碗麵條都已經變質了,到底有一隻還是兩隻或者更多的臭蟲其實並不重要。這句諺語放到北高麗這裏非常合適,北高麗是一碗麵條,而樸正金則是第一隻臭蟲,而且是一隻我們已經很熟悉的臭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必要去尋找是不是還有更多的臭蟲嗎,不管張甲雪還是金鬥賢,其實我們都缺乏足夠的了解,如果這二位真的上台,有可能是比樸正金更加討厭的臭蟲。既然如此,我們還不如繼續跟這隻熟悉的臭蟲打交道,至少我們知道這隻臭蟲會做些什麼。”

“明白了。”譚耀明若有所思的點零頭:“也就是,如果更換北高麗的領導人,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局勢變好,另一種是局勢變差,當下的局勢已經非常複雜了,我們不能冒險讓局勢變得更差。”

蒼浩點零頭,道:“我們需要慶幸,金鬥賢隻發射了兩枚函,沒有能力發射更多,而這兩枚函全被m國攔截下來了。現在的局勢不能變得更差,否則有可能演變成為全麵核戰爭,張甲雪也好金鬥賢也罷,有可能比樸正金要好一點,但也有可能更加操蛋,不管我們華夏還是m國和南高麗都沒有必要去冒這個險,所以還是保守一點沒錯。”

閔智孝仔細想了想,覺得蒼浩的很有道理:“我們確實應該保守一點。”

就在同一時間裏,在大洋彼岸的先知會,k先生和先知會也在密切關注半島局勢,原因很簡單,北高麗似乎和巴別塔有那麼一點關係。

何西亞對局勢發展做出了非常精準的判斷:“現在看起來,金鬥賢已經完全沒有能力抗衡m國和南高麗了,同時又沒有得到華夏的支持,唯一的選擇就隻有放棄權力出逃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