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東北可能要大難臨頭了(2 / 2)

蒼浩反問了一句:“你認為可能嗎?”

“不可能。”孟陽龍自己已經找到了答案:“先知會本來就是我們的敵人,我們沒有能力影響先知會的決策,隻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可能先知會那幫人已經猜到了,如果北高麗遭到武力打擊一定會設法把華夏拖下水,正準備要借助北高麗之手報複我們呢。”

“我們有沒有成熟的反導係統?”

“可以算是有吧……”孟陽龍告訴蒼浩:“目前全世界有三個國家具有反導能力,分別是我國、m國和e國,毫無疑問,m國技術領先全世界,e國規模有限也比較落後。至於我們國家的反導技術,起步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也有長足進步。從e國進口的s300和國產紅旗9、紅旗19已經構成了有效的末段攔截,前幾年我們又成功進行了中段攔截試驗,技術上也算是成熟了。”

彈道導彈的飛行分為三個階段,剛發射正處於上升階段稱為助推段,導彈飛出大氣層後進入軌道飛行被稱為中段,再入大氣層之後瞄準對準目標往下砸自然就是末段。

相應三個飛行階段也就有三段攔截,如果隻是從純粹技術角度來,最容易的是助推段攔截,最難的是末段攔截。因為助推短時的導彈飛行速度慢,攔截成功概率非常高,目標就隻有一個。末段的導彈飛行速度太快,從發現到跟蹤再到攔截隻有幾分鍾時間,甚至可能隻有幾秒鍾,而且現在的彈道導彈很多都是分彈頭,再入大氣層之後就會釋放分彈頭,原本的一個目標變成了好幾個,使得攔截成本大增。

但如果從實際情況來,攔截難度卻又是截然相反,助推段最難,末段最容易,這主要跟探測和追蹤有關。反導這回事兒,絕不是一兩種武器那麼簡單,涉及到的是一整套龐大且複雜的係統,包括指揮係統、數據鏈、各種雷達和導彈。

過去的彈道導彈大都是固定發射井,隨著技術進步當前彈道導彈多是機動載具發射,而這些機動載具所在位置往往高度保密。這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導彈從什麼地方發射,就算知道了也很難有合適的武器,因為距離太遙遠了。當你發射攔截導彈,等到你的攔截導彈飛過去,人家的彈道導彈也已經飛出大氣層,那麼自然也就無從攔截了。這些年來,也就隻有m國在助推段攔截方麵取得了不少進步,主要設想是通過衛星和飛機搭載激光武器進行攔截。

這樣一來,末段攔截反倒最容易發現和追蹤,因為這個時候導彈已經在你頭頂上了。

至於中段攔截則處於中間位置,難度大不大不。這個階段的導彈飛行平穩,軌道易於追蹤,隻要有合適的武器就可以成功攔截。華夏早期進行的中段反導試驗,是改裝了洲際彈道導彈,引導擊毀外層空間廢棄的衛星。這幾年來更進一步,發展出了很多專用攔截導彈,其中就包括孟陽龍提到的紅旗19。

到m國反導,很容易想到近期沸沸揚揚的thaad係統和多年來大名鼎鼎的愛國者係統,這兩者不是一回事兒,作用不一樣。thaad攔截高度超出大氣層,愛國者則是低層導彈防禦係統,可以,一個攔截高空目標,一個攔截中低空目標。按照m國的定義,這兩者都是末段攔截,隻是負責的高度不同,負責中段反導的是標準3型導彈。

這也就意味著,彈道導彈首先要麵臨標準3的攔截,如果僥幸避開又會麵臨thaad和愛國者3的聯合絞殺,所有這三種係統構成了戰區導彈防禦係統簡稱tmd。在這裏需要搞清楚“戰區”的定義,是指m國本土以外由一個聯合司令部和專門司令部管轄的地區,因此戰區導彈防禦係統用於保護m國本土以外一個戰區免遭近程、中程或遠程彈道導彈攻擊。

華夏當前軍事發展已經拋開蘇俄體係,開始向m國看起,發展起了自己的戰區導彈防禦係統。紅旗19大致相當於thaad,還有孟陽龍沒提到的紅旗29和紅旗26,前者相當於愛國者3,後者相當於標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