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
“攻!”
“攻!”
幾輪火箭過去以後,寨門上就燃燒起來熊熊烈火,上邊的人被燒的耐不住,就下了寨門,呼喊著推到了寨門,也開始向外放箭。
隻是他們的那種尋常時候用來狩獵的箭矢,怎麼可能刺穿秦軍的板甲?尤其是那箭頭,還在用動物的牙齒,粗了一些的,直接用細麻繩困在箭身上,就充作箭矢使用,對付一把把的野豬、獐子、豺狼什麼的,都有些勉強,更別說是選練有素的大秦正規部隊。
“攻--”
沉悶的怒吼聲回蕩開來,幾輪箭雨過去,對麵就死了一片,放過來看秦國這邊,人人手中有人盾,連一個受傷的人都沒有。
弓箭的強大,就在於它的規模性,一旦形成了規模以後,漫天件事如同飛蝗過境,簡直有毀天滅地的威勢。
不僅僅李白這邊開始進攻,其他的三個方位,也開始了進攻。
這不是戰爭,這簡直就是單方麵的屠殺……
血與火迷茫在這一片土地上;華夏的先祖與不同的族群部落對抗,在抵禦外敵的時候,沒有人會手下留情。
儒家那一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理論皇帝不承認,看不上,崇尚的反而是墨家的務實,兵家的謀略攻伐,大秦的強大,這是毋庸質疑的。
……
“主公,現在殺回去,風險依舊很大,不如留在這裏,等到秦軍度過九龍江的時候,來了一個半渡而擊!”幕僚坐在一棵大樹底下,吹著清風,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勸阻道。
李靖則覺得現在秦軍大肆屠殺這地方的土著部落,絕對是一個大好的機會,隻要蜀軍掉過頭去,就可以殺秦軍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幕僚反對,幕僚覺得蜀軍守在九龍江北岸就夠了,等到秦軍渡河的時候,來一個半渡而擊,絕對可以擊潰這一支從大海上追到陸地上,又到了這裏的頑固秦軍。
李靖眸光遠眺,心中也在飛快思索起來,最後卻還是覺得前去進攻秦軍危險太大,王莽領軍的本事和智謀,他早就已經領教過了,絕對能想得到自己會領軍南下,趁著他們進攻土著部落的時候,攻擊他們。
智謀就是以有心算無心,趁著敵人還亂,軍陣大亂,將帥指揮沒有到位的時候,一輪猛攻猛打,看就可以輕易獲得勝利。
可是敵人一旦有了準備,智謀就排不上用場,那個時候最有用的,就是手中的刀劍。
“如此也好,我軍就在這裏修正,然後等著秦軍渡河的時候,來一個半渡而擊。”李靖沉吟道。
他們現在完全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北上,拉開與秦軍的速度,直接回到蜀國國境之內去,可一旦這樣,那秦軍就相當於有了第二個進攻蜀國的戰場,所以李靖才堅持留下來,一定要擋住這一隻背上的秦軍。
當然,李靖也沒有想著孤軍奮戰,他已經派遣軍士,飛奔回蜀國,想著李世民回報戰況,能有援軍,自然是最好不過的;就算是國內分不出援軍來,也一定要做好迎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