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覺得蒙恬做得非常好,身後的文武百官跟在皇帝身後,看著堆積如山一樣的屍海,沒有人心中不膽寒的。
殺戮,素來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但是確實解決問題最有效的辦法。
蒙恬身上的血跡已然幹涸,帶著一些灰塵迎著皇帝走了過來。
“查看一下,這些家族所有的田產都收歸國有,招募各地流民前來此處耕種,下邊的小吏用人的時候好生查一下,朕不想看到官欺壓民。”
戶部的官員急忙跟在扶蘇身後,唯唯諾諾的說這話。
扶蘇轉身上了帝輦,眸光凝視著前方,幽幽道:“朕希望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
戶部侍郎馮劫拱手道:“諸位同僚,我等自當盡心輔佐皇帝陛下,以後那些小心思,還是不要有了,這天下乃是皇上之天下,以後誰還想有什麼心思,最好就收拾起來吧,老夫可不答應!”
平亂的血流淌在春天的大好時光裏,大秦國很快就把這件事情忘記,海王上奏建議在海外選定地方殖民,這樣可以擴大大秦的糧食種植基地。
但是卻被否決了,因為朝廷騰不出人手來,所有的人注意都在漢國那邊,個地方的豪族也變得非常乖巧,對於朝廷的政令,也不敢在陰奉陽違。
雖然皇帝否決了海王鄭和的建議,但是卻親自召見了鄭和,相互談話以後,鄭和帶著一臉喜色,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開始從海邊招募精通語海上海航的人,日月不停的操練水軍。
盛夏剛剛過去,有人上書請求皇帝重新立太子,而且為秦王贏無雙叫屈;皇帝直接將那吏部郎中杖斃在大朝會上,以鐵腕手段把所有的人都壓了下去。
一時間群臣噤若寒蟬,不敢在提立下儲君的事情;而漢國的紛爭也已經到了非常恐怖的程度,北邊的劉濞自稱為北漢皇帝,而南邊的劉肥在陳平等人的支持下,自稱為南漢皇帝,兩國直接相互交戰多次,互有勝負,誰都不能奈何得了誰。
扶蘇在等,等北漢向著自己求援,同時也派遣使者前往北漢中,隱約透露出來秦國願支持北漢的意思。
大秦狩獵二十二年秋收之初,膠東王周瑜上書大秦朝廷,表示願意接受大秦的封賞,成為大秦的臣子。
朝會太監雙手捧著膠東王周瑜的國書,大聲宣讀了一遍,扶蘇眸子裏帶著笑意,迫於各方麵的壓力,周瑜終於是選擇做歸順大秦。
當然,周瑜也在國書委婉的表達了自己希望可以得到秦國的支援,尤其是在農業上的支援,膠東國哪裏地勢平坦,以丘陵平原為主,非常適合栽種水稻,希望皇帝能派遣工部人員前往教導百姓栽種水稻、乃至於玉米這些作物。
跪在大殿中央的,就是周瑜派遣來的使者。
“你回去告訴周瑜,想要我大秦先進的耕種技術不難,先把陳國滅了,朕親自領著人去膠東國,傳授當地百姓耕種技術;如果隻是想要空手套白狼,那就算了,我大秦要滅膠東國,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