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打開戰報,這是高順親筆手寫的戰報,對戰鬥的過程和結果做了簡要的描述。
其中有一點倒是叫扶蘇覺得非常稀奇,高順等人領軍到了倭國以後,發現著倭國之上,居然有不少的中原人,仔細一問才知道這些人竟然是七國爭雄時代,為了躲避戰亂,逃到倭國去的。
經過一些拉攏手段,高順說服這些人投軍,有了這些人投軍以後,戰鬥就呈現一麵倒。
現在徐福依據山形地貌,收攏五萬敗軍,駐守在一座名為姬城的山城中,高順軍等到海運軍械以後,將會對這裏發動最後一次進攻,一舉拿下姬城。
同時高順在書信中表示,請皇帝盡快派遣官員到倭國進行治理,而且能從內地移民過去,這就更好了。
因為高順在夷洲半島上,見過程咬金治下栽種水稻,所以他和程咬金兩人都覺得倭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非常適合栽種水稻,移民過去以後,栽種水稻的技術人員,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扶蘇下詔,盡一切可能滿足高順等人要求,著令工部尚書蒙毅調配充足的人手,前往倭國,並且選調吏部郎中陳子昂、還有後進的官員蘇軾、唐伯虎等人,前往倭國,該你倭國為倭郡,任命陳子昂為郡守,蘇軾和唐伯虎從旁協作,先把局勢穩定下來。
之所以這樣安排,扶蘇也是做過了深思熟慮的。
倭國現在出了一個徐福以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上得了台麵的人,就連文化都可以說成是無,換言之,這就是最好入侵的事情了。
華夏為什麼可以延延不息,在有的年代裏邊,能經曆幾百年的戰亂,可是到了最後卻還是可以重新一統,這就是因為中華文化的作用,所有的人都想著一統天下。
扶蘇現在不管以後自己的後世子孫是不是會把現在吞並的地方都丟了,因為那是他不能預料到的事情,但是現在既然可以拿下,對倭國進行文化殖民,那就不要錯過。
從唐郡前往倭國是很快的,隻需要兩天時間,就可以達到倭國,現在應該改口稱之為倭郡。
姬城是一座古城,背靠一座死火山修建而成,高順、程咬金、鄭和等人一共有五萬大軍,打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軍隊人數卻是越打越多,尤其是程咬金,屬於那種來者不拒的人,來多少要多少。
如果沒有軍糧了,他直接縱容部下去搶奪糧食,而這個時候,倭郡的政治體製都幾乎處於原始的部落狀態,所以看到秦國大軍到了,也就乖乖的獻出糧食還有女人。
高順覺得程咬金這樣做實在是有損秦國軍威,找了一個借口,叫俠儡令人殺了程咬金軍中士兵帶回來的女人。
程咬金知道以後,礙於海王鄭和也覺得高順做得對,也就不敢多說什麼話,隻是心中覺得有些不滿。
算上在倭郡追隨秦軍的本地人,差不多有八萬大軍在姬城外邊圍著,已經滿頭白發的徐福擔心自己歸降秦國以後,會被捉回到鹹陽城中論罪,所以下定決心死守,他現在的思維還停留在以前,隻是知道從這裏去秦國的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有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