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霍人城外(2 / 2)

嶽飛聽了,蹙眉道:“我大秦民力盡,我等東征,卻無尺寸之功,實乃是愧對聖上,愧對天下百姓,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等休戰。”

吳起聽罷,沉吟了片刻,說道:“我軍可以不進攻,但是決計不可以和趙人講和。”

“正是如此。”子嬰點頭道:“我來的時候,李斯也是這樣說的,他說一旦和趙人講和,趙人就吃準,我朝必定是缺少糧草,這樣的話,對我朝反而不利。”

“正是如此,我這段時間每天都在冰河邊上練兵,霍人城那邊的趙國大軍,幾乎都可以聽到我軍士兵呼喊的聲音。”吳起道:“這樣做,就是為了壓製趙軍士氣……不過,趙軍也可能摸過冰河,來和我軍決戰,這倒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隻能以地形阻擊。”

“將軍的意思是,在冰河邊上修建堡壘?”子受忽然問道:“這樣做的話,會不會叫趙軍還沒有開戰,就已經摸清楚我我軍的虛實?”

“這倒是無所謂,趙軍要是本事的話,那就直接打過來,這樣的話,還免得我們強度冰河去攻城。”說話的人是關羽。

吳起和嶽飛兩人猛然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喜悅……或者換一句話來說,他們兩人都聞到了對方身上有“陰謀”的味道。

不由得相視一笑,真是有一種知己相知的感覺。

聽到兩人的笑聲,關羽伸手撫摸著美須,含笑道:“我聽兩位將軍的笑聲,隻怕已經有了破敵之計。”

“不錯,正是有了。”吳起拱手道,還請嶽將軍說吧。

嶽飛換了一禮:“還是請武安君來說吧。”

“既然是這樣,那我就當仁不讓了!”吳起大笑道。

兩人心中有計謀,像是故意在掉口味一樣,差不多了,吳起方才走到了那軍帳中巨大的掛圖麵前,這才緩緩開口道:

“我軍現在和趙軍隔著一條河流,便是隻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我軍越過冰河,強攻霍人城,這也是我們之前就約定好的作戰方案;第二種,趙國士兵放棄霍人城這種天然的屏障,直接越過冰河,過來與我軍在平地上作戰,這個假設,幾乎不成立,完全就行不通。

趙軍現在最大的依仗,就是霍人城;所以,就算是朱元璋腦子壞掉了,也不會下令趙軍越過冰河,過來和我軍打陣地戰。當時現在趙軍不清楚我們的虛實,換言之,就算是我們現在大聲和趙國人說,我們卻糧食,趙國人也不會相信,因為他們拚不起,也丟不起這天險之地。”

“所以,我軍大可以直接征調民夫過來,當著趙軍的麵,鑿開冰河抓魚吃,然後在並河邊上慢慢的修城堡,如果趙國人按耐不住性子,從冰河上邊衝過來,我軍就和趙國人把冰河當做戰場決一死戰!

此計謀有一個最大的好處,諸位還聽我慢慢道來。這其一,我朝現在缺糧少食,不能和趙人開戰,尋常時候,軍中一日兩餐,但是一旦開戰,軍中就可能是三餐,乃至於四餐,糧草消耗非常恐怖;所以我軍就隻有修建堡壘,避免和趙軍交戰,這是必須要做的;這其二,趙軍不知道我朝現在的虛實如何,我軍這樣做,他們定然會當做這是誘敵之計,不加理會,等到冬天一過,我軍句注山一代的防禦工事就完全修建成功,趙人就算是知道自己錯過了最佳的進攻時機,又能如何?”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話,化劣勢為優勢,吳起看得非常透徹,分析也非常到位。

嶽飛等著吳起說完了,補充道:“但是為了以防萬一,還請長樂王回去以後,運送一些特別的糧草過來,這些糧草需要心腹之人押送,裏邊可以填充泥土、砂石、乃至於枯草都行,但是一定要有這個過程,防止趙國的細作察覺到我軍的真實情況,做出及時的判斷,叫我軍陷入到危機之中。”

“這也極好,可以實行。”關羽讚成道:“官道的維護非常好,路上不會耗費多少糧草,在我大秦國境內,安全的問題,也不用考慮,相信趙國細作就算是來到了我秦國境內,也沒有人敢直接劫走‘軍糧’。”

子嬰含笑道:“有諸位將軍在此謀劃,我大秦國江山社稷無憂矣,本王此來目的已經達成,現在就在軍中轉一轉,然後回去複命!”

宴會過後,軍中武將領著子嬰稍微巡視了一番,第二天子嬰就急匆匆的趕了回去複命。

吳起開始調動大軍,在並河邊上行動起來,同樣這附近的民夫也被征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