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國之根本(2 / 2)

畢竟那邊還有數十萬匈奴人在屯田,今年南邊的收成,需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保證。

春耕過後,常遇春和杜甫兩人回來複命。

那四大家族,被常遇春滿門屠殺了鬧得最凶的燕家之後,剩下的三大家族,立刻改變了態度。

扶蘇看完杜甫寫的奏折,微微皺眉:“常遇春,燕家一門上下,三千餘人,不分老幼,全部都被你屠殺,你可知罪?”

常遇春怒目看了一眼杜甫,抱拳道:“陛下!您要給末將定罪,末將無話可說,可是在定罪之前,請容許末將一言。”

“但說無妨!”扶蘇心頭暗笑,常遇春什麼時候學會這般文縐縐的說話了?皇帝的目光不經意間向著一邊上麵不改色的杜甫看了過去。

“陛下,燕家乃是前燕國後人,雖然當年被先皇遷六國豪傑進關中之地,可是這燕家豪門大族,當日裏末將等人依計行事,進入這燕家之後,反而差點被燕家一門上下圍殺,後來軍中將士在燕家搜出兵器鎧甲來,所以末將覺得,這燕家一門上下,一個不不留!

“哼!”皇帝冷哼,怒道:“罰你半年俸祿,以儆效尤!”

對於皇帝這無關痛癢的懲罰,常遇春早就習慣了。隻是心中有些怨恨杜甫,當初兩人曾經商議過,不把滿門斬首這件事情說給皇帝的。

見得常遇春無什麼話說,扶蘇又道:“不過你這數月時間,倒也算是辛勞,去找諸葛亮領賞吧。”

常遇春聞言,麵上大喜,連忙叩首道:“末將謝陛下賞賜!”

“哈哈!下去吧,杜甫留下!”

“喏!”常遇春很是不屑的看了一眼自己身邊這個酸腐的郡守,而後退了下去。

“且不知陛下留下臣,有何事?”杜甫也不在乎常遇春之前對自己的態度,方正他就覺得,臣子無論做了什麼,都應該如實的和皇帝稟告,這才不算是失了禮節。

扶蘇道:“朕欲要開設官學,凡是我大秦治下,適齡兒童,都要入學,這就是全民教育,欲要擢升你為學部侍郎,來負責這件事情,且不知你可有信心完成?”

“吸——”

杜甫倒吸一口氣,眼中是難以掩飾的狂喜。

“陛下委以臣下重任,臣必定粉身碎骨,也要完成。”

“朕知道你有才能,但是你放心,朕不會叫你粉身碎骨,這段時間,你可以去找一找法正,他現在在著手負責這件事情。”扶蘇笑道。

“微臣遵旨!”杜甫激動不已,而後告退了下去。

一晃就到了夏天,扶蘇對於水稻種植非常的重視,兩次前往遼東遼西郡查看,見得水稻長勢喜人,扶蘇心中也頗為開心。

……

楚國,丹徒水寨!

數年之前,這裏曾經發生過慘烈的大戰。

而現在同樣彙聚了足足十萬大軍!統兵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那虞姬兄長虞子期是也。

當初,皇帝迎娶虞姬的消息傳到了楚國,項羽差點下令誅殺虞子期,是王猛和管仲兩人暗中勸阻項羽,切不可因為這秦國的離間之計,折損一員大將。

項羽這才息怒,不過管仲和王猛兩人也心有餘悸,做了後手,直接抽調項氏一族的族人,暗中持著楚王項羽的手諭,跟隨在虞子期身邊,若是這虞子期真的敢叛變,立刻就亮出楚王的手諭,捉拿虞子期。

於此同時,邗城中的司馬懿收到一封又一封的戰報,像是雪花一般堆積在案桌上。

宇文成都和薛仁貴兩人縱馬從軍營之中回來,麵上帶著凝重之色。

司馬懿起身,分別和薛仁貴還有宇文成都兩人見禮,他此刻乃是大秦左將軍,位高權重,地位和薛仁貴一般無二。

“廣陵城方向,也發現了大量的楚軍斥候,不過還在趙國經過朔城會戰,此刻也無力征戰。”薛仁貴說道。

“話是如此,可是也不可避免的趙國以瞞天過海的計謀,故意換上楚軍的軍服,迷惑我軍斥候,還是等著趙國的斥候回來稟告消息再說。”

“報!馬超、羅成、辛棄疾、三位將軍到了!”

“請進來!”司馬懿一揮手,侍衛連忙衝了出去,不一會三人也風塵仆仆的來了。

三人還沒有入座,李白、李舜臣也一前一後,走進了軍帳中。

“遊擊將軍董卓,為何還沒有到?”薛仁貴左右一看,眼中頗有幾分不快之色。

李舜臣和李白兩人領著的是水軍,從長江江麵上趕來的速度,都比董卓這個遊擊將軍快。

“報——遊擊將軍董卓與副將吳綃遭遇敵軍埋伏!”一個身上帶這血跡的校尉衝了進來,高聲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