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茅家的人(下)(2 / 2)

這話說過沒多久,熟人居然提拔了?

熟人兩年內動了兩次位置升至副廳,心裏自然滿足,又仗著年輕,牢騷話再也不說了,終日更加幹勁十足一心撲在工作上。

人嘛,一旦地位變了朋友圈也就變了,熟人有好一陣子沒跟筆者一塊喝酒,按照所謂“幕後消息”的說法。

熟人最近時來運轉的根本原因是--在北京某醫院工作的哥哥不知道遇上了什麼機緣,一夜之間時來運轉被提拔當了領導。

熟人哥哥供職的這家醫院接待的大多是身份地位極為高貴的人,於是一通百通,熟人哥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熟人也就沾光成了頂頭上司巴結的對象。

後來,省裏一些領導去京城辦事的時候,居然特意把不相幹的熟人帶上一塊去,熟人在高層領導眼中的價值居然比他單位一把手含金量要大得多。

熟人終於不再抱怨人生不公,一門心思奔著廣闊的前程去了,就算用腳趾頭想也能得出結論,隻要他的哥哥在京城順風順水,熟人近兩年必定還有提拔機會。

曾有人總結,“大多數的國人之所以對那些特權分子深惡痛絕,從很大程度來說,是因為自己沒有機會享受到這種特權,而不是真正從心底裏痛恨特權本身。”

言之有理。

說回正題,趙德才身為代理市長,為什麼一大早屁顛屁顛親自跑到港口來找陳大龍?無非是為了顯示自己對某事的重視程度。

陳大龍為什麼有膽對領導的大駕光臨無所謂態度?還是那句話,官員之間,級別決定地位,背景決定尊卑!

趙德才三言兩語把今兒來找陳大龍的目的說出來:他希望陳大龍能代表定城親自跑一趟湖州市,為了深港項目資金問題,請湖州市委書記王長安鬆口。

趙德才告訴陳大龍,深港項目開工迫在眉睫,可是項目指揮小組賬麵上一分錢都沒有,定城市的財政眾數周知,肯定是指望不上了,省裏的那筆款子一時半會也下不來,隻有湖州市的幾百億還能爭取,畢竟他們有錢。

因此,趙德才特意去拜訪湖州市委書記王長安,希望他能夠大筆一揮先撥付部分款項用於深港項目開工建設,卻不料,被王長安一口拒絕。

王長安很是堅決的說:“趙市長,按照協議湖州市出的工程款主要用於建設深水港,必須等深港項目的土建等工程全都完工了才用得著出資,這會子工程剛剛開始就讓湖州市掏錢,不合規矩,不符合當初的協議。”

趙德才自知理虧,厚著臉皮跟王長安磨嘰:

“王書記,協議是這樣,但是計劃不如變化快,要根據實際開展工作,反正項目是兩市合作建設,定城市的資金非常困難,湖州市先拿出部分資金來應急,等到省裏的工程款撥付下來再填補回去就是。”

王長安對趙德才的建議嗤之以鼻,他在省城大機關工作多年,又有在基層工作經驗,單憑一個趙德才巧舌如簧想要從他手裏套出錢來,根本不可能。

王長安當場對趙德才表明態度,“趙市長,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切按照合同來辦,尤其是深港項目這樣的大工程,務必嚴格按照相關程序來,想要湖州市提前撥付款項,絕對不可能,我也不能說服湖州的幾百萬百姓啊!”

王長安跟趙德才半點私交沒有,跟他說話倒也用不著客氣,一口回絕了趙德才提出的建議,冷冰冰斷了趙德才想要從湖州市財政要錢的所有幻想。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粥。

王長安不肯掏錢,可急壞了定城市的深港項目總指揮趙德才,他思來想去實在是沒轍,無論如何也得想辦法從湖州那邊弄點錢才行,絞盡腦汁的時候,猛然想起港口管委會陳大龍和王長安之間交情深厚。

定城市的官場,誰人不知王長安和陳大龍是大學校友,之前兩人的關係就相當不錯,自從王長安到了湖州市出任市委書記後,兩人之間的關係更近了。

於是,趙德才一大早屈尊來到港口管委會,為的就是勸說陳大龍親自出馬,幫忙從湖州市弄點工程款回來。

眼下,該說的已經說完了,陳大龍卻麵無表情看向他,那眼神居然波瀾不驚,好像早就料到自己會過來有此一出,趙德才有些心急問道:

“陳書記,你今天上午就抽空去一趟湖州市行嗎?隻要你親自出馬,我相信王書記肯定會給麵子,畢竟你們是師兄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