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布置之後,意味著和塗老板之間的鬥爭已經開始。
之後,陳大龍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是,塗老板的建築公司已經承攬了港口地盤上幾個大工程,若是把他趕走,後續問題便來了:“到底找哪家建築公司來填補這塊肥缺呢?”這個問題讓陳大龍絞盡腦汁一時半會拿不定主意。
說實在話,目前正挖空心思打通各種關節一心想要承攬港口地麵上工程的建築公司有不少,也有不少老板投了門路托關係找到陳大龍頭上,但他新官上任,對本地很多建築企業老板不熟悉,對那些公司的規模和信譽也了解的不夠深刻。
工程大事百年大計,涉及政府百姓切身利益,陳大龍絕不敢把這副沉重的擔子隨便亂放,目前讓他入得了眼的一家建築公司便是上回酒桌上,市委副書記趙德才介紹的周三老板。
他在心裏盤算了一下,此人有三點優勢:
首先他是本地人,自古強龍不壓地頭蛇,周三和塗老板都是地頭蛇,若是他的建築公司接手塗老板原本承攬的工程,未必周三就怯了那塗老板。
其次,周三明擺著跟市委副書記趙德才是共乘一條船,拉攏了周三從某種角度來說意味著市委副書記趙德才由此跟自己成為同盟關係,這樣一層關係對於自己新到定城上任根基不牢有相當的彌補作用。
最後,周三的建築公司無論從資金實力還是規模在本地都是屈指可數,綜合實力來說並不比塗老板的公司差,工程轉到他手裏,質量上有保證。
心裏拿定了主意後,陳大龍挑合適時間打了個電話給市委副書記趙德才,電話一接通先客套寒暄了幾句後,有意無意向他打聽周三建築公司的具體情況。
陳大龍問:
“趙副書記,上次咱們一塊喝酒的那位周總公司規模到底多大呀?”
周德才突然接到陳大龍的電話,頓時喜上眉梢。
他當初之所以安排周三老板和陳大龍一塊吃飯,原本就是有所圖謀,沒想到一頓飯吃完了好幾天怎麼就沒了下文?他心裏正著急要不要主動打電話給陳大龍探探口風,電話就來了。
盡管陳大龍說話口氣輕描淡寫,趙副書記心裏卻跟明鏡似的,陳書記這是有意把港口地段上的工程這塊唐僧肉給周三的建築公司吃呢。
好不容易等著盼著終於送到嘴邊的餌,趙副書記怎能不趕緊抓住囉?
他當下在電話裏把周三建築公司的實力吹了個天花亂墜,若是按照他的說法,周三的建築公司實力簡直是本地當之無愧各方麵排名第一。
陳大龍又問他:
“不知道這位周老板人品怎樣?”
趙副書記趕緊拍著胸脯保證:
“陳書記,別人我不敢說,要說周三的人品那真是沒話說,實話跟您說了吧,我跟周三是老同學,那是穿褲襠玩泥巴的交情,要不,我哪能把他往您麵前領?
不是我吹牛,周三的人品真是相當過得硬,都說日久見人心,我跟他幾十年的老交情了,從來就沒見他幹過對不起朋友的事,就說您陳書記,隻要有用得著他的地方,絕對一句話的事。”
趙德才副書記在電話裏把周三誇的像朵花,陳大龍在電話那頭一邊點頭一邊微微笑著,他心裏卻不知道,趙德才副書記之所以盡力想要促成他和周三之間的關係網還有一層心思在裏頭。
官場中人最關心兩件事,一升官,二發財。
隻有先升官才能有發大財的機會,這是三歲小孩都了解的簡單道理,趙德才副書記目前身居定城市委副書記職位,他從心底裏也巴望自己能獲得升官機會。
早在陳大龍沒到定城之前,他早已打聽清楚,陳大龍此次空降定城主要是省委王書記從上頭幫忙說話的緣故,他從心底裏想要跟陳大龍攀附上關係,以便日後攀附其背後的大樹獲得提拔機會。
一舉兩得的好事,趙副書記能不積極爭取?
陳大龍也不是省油的燈,他聽趙德才副書記當著自己的麵一個勁誇讚周三,心裏自然明白他心裏所想,他無非是希望自己對周三有個好印象,讓周三以後能夠爭取到在港口地盤上做大項目大工程的機會。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陳大龍早就估計到,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塗老板也好,絕對不會輕易向自己低頭,他們絕不會心甘情願主動退出港口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