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去調查的時候,發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是一些項目,其實都是假項目,目的是為了用優惠政策拿地,拿地之後什麼也不做,就是坐等地價飆升,然後再倒手轉讓,賺取不菲的暴利,而這中間的差價,最後都讓那些真正要做項目的企業給買了單,成為了企業必須要負擔一項額外成本。
這種事情,在全國各類開發區內都不罕見,有些地方為了防止囤地,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拿地之後五年內嚴禁轉讓,表麵看好像是為了打擊囤地,其實卻是推高了地價。
土地被捂起來不能交易,能交易的土地就少了,價格自然會越漲越高,而五年之後,價格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當初那些拿地的人,什麼實業項目都不用做,就讓地荒了長草,期限一到把地轉讓,暴利唾手可得。
所以陳大龍提出不限製交易。
你可以隨意交易,但拿到手的年限越長,你轉手的成本就越高,風險也越大,那些投機的人在風險麵前,自然就會掂量一番的。
而對於真正做企業的人來,是不會考慮這個問題的,隨著企業入駐越來越多,地價不漲是不可能的,但這個漲勢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最後能享受到土地增值好處的,反而是那些企業和當地老百姓。
這個辦法,還是受到浦和區委書記王大鵬的啟發,同樣方針在浦和現在執行得也比較成功,雖然入駐企業越來越多,但地價並沒有太大的波動,所以浦和征地的成本很低,地價也對企業極有吸引力。
市區西郊本來是開發區的,後來定位高新經濟,那自然就是要吸引高新科技企業過來,而企業在落戶的時候,先考慮的還是成本,西郊如果在地價上向開發區靠攏,就永遠也競爭不過開發區。
但是,陳大龍對西郊卻是很看好,如果現在土地便宜了,那麼就會有很多企業有所圖去發展,等到過幾年人氣旺了,企業越來越多,以後土地也就升值了。
劉國安聽完陳大龍彙報後,打馬虎眼表態道:“你的提議很好,慎重起見,我覺得還是要再沉澱一下,下次開會,我們集中議一下這個。”
說了相當於沒說。
劉國安不願意在西郊土地這個問題上多作糾纏,他主動將議題拽回到商業會所上來,“陳副市長,再說說你在商業會所這個項目上的想法,這項目也算是本市大項目之一啊!”
陳大龍明白劉國安的心思,放下茶杯輕描淡寫道:“不管是大項目還是小項目,隻要項目符合各項規定,就一定能做好,總之誰承諾必須兌現。”
陳大龍說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吳全能本能瞥了一眼劉國安,劉國安的臉色果然猛地一沉,不過很快就又恢複如常了。
劉國安心裏琢磨的是,“陳大龍果真不傻,這是要跟自己清算舊賬啊?誰承諾的誰兌現,擺明了要把自己這個當初盛大出席商務會所項目的一把手書記拖下水啊。”
劉國安一陣頭大,他明白陳大龍是個大滑頭,如果項目很多地方都符合政策規定,還用得著跟你陳大龍在這說嘛?我自己隨便找個人都能幹好。
劉國安無奈,為了巴結好孫部長,他隻能放下啊身段跟陳大龍商量,“陳副市長,孫董事長投資的那個商務會所項目你還是要多關心,畢竟他是孫部長侄兒。”
陳大龍微笑道:“我明白。”
一樣是說了等於沒說。
劉國安心說,“你明白什麼?你到底會不會對商業會所項目手下留情?你倒是給個痛快話啊!”
陳大龍公事談完禮貌告辭,劉國安一肚子的問號憋在心裏,想開口問卻最終還是沒張得開嘴,這叫什麼事?堂堂市委書記居然為了這點小事要一次次向一個常委副市長折腰?
辦不到!
晚上,大約九點三十分左右,陳大龍在副秘書長王曉文的陪同下,一道走在距離市政府後門五百米左右的林蔭小道上。
這裏是一片比較僻靜的小樹林,每每感覺有些累了,陳大龍喜歡到這裏的鵝卵石小路上來走一走,放鬆一下自己。
這個習慣,市政府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有些時候在辦公室找不到陳副市長,手機又沒人接聽的時候,隻要找到這個小樹林,一準能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