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曆史的答案(2 / 2)

賀老爺子雖然也對古玩有興趣,可那畢竟都是玩票性質,那幾枚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年間所製銅錢他更是說不出道道,所以隻是淡淡瞥了一眼就沒有往跟前湊,而是眯起眼睛觀察劉宇浩來。

老爺子相信,劉宇浩就算再糊塗也不可能因為幾枚銅錢就急吼吼找到自己和齊老。

這中間,有什麼故事呢?

“聽說,你今天動用了毛周的力量?”

好不容易等師徒倆看完了銅錢,賀老爺子才淡淡問道。

劉宇浩沒有急於回答賀老爺子提出的問題,反而坐了下來,問道:“爺爺,以您的閱曆看,李自成當年已經進了京城,可最後怎麼又失敗了呢?是他的部隊的軍紀渙散嗎?”

賀老爺子愣了一下,略微沉吟道:“不是,李自成治軍有方,義軍的組織性很強,這一點有正史記載。”

可以說,李自成最後失敗的真正原因一直是個謎。

百餘年來,專家們對之的解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說敗於不得人心的,有說敗於驕傲自滿的,有說敗於腐化墮落的,有說敗於紅顏禍水的,等等,總之都不能令人信服。

占領北京時,李自成的軍隊浩浩蕩蕩一百餘萬,為何進京四十天後部隊竟然仿佛突然間失去了戰鬥力,遇清軍便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而且從此一蹶不振呢?

最早的時候,軍費奇缺時李自成尚且能屢敗屢戰組織起百萬大軍,財大氣粗後為何反而失去戰鬥力?為何撤出北京後再未組織起一次像樣的戰鬥?很多人都無法解釋。

要知道,不屈不撓是李自成的顯著特點,在以前的好幾次戰役中,他都是幾乎全軍覆沒,最慘烈的兩次竟一次隻剩下十八人,一次隻剩下50多人,可李自成硬是憑著堅韌不拔的意誌,竟一次次鹹魚翻身卷土重來,最後擁兵百萬打進北京滅了大明。

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史學家給出過真正答案。

劉宇浩突然提出這個問題,賀老爺子一時間也不能給出準確答案,所以也隻能泛泛而談史書上的記載,而不能肯定。

“那麼,是李自成那支龐大的軍隊的物質力量跟不上嗎?”劉宇浩又問道。

賀老爺子啞然,目光看向齊老爺子,這些曆史問題,還是齊老這種專家回答起來得心應手。

“不是這樣的。”

齊老爺子笑著擺擺手插了一句,解釋道:“李自成大軍在北京通過肅貪追贓搞到了七千萬兩銀子,相當於明朝的十年稅收,至少可以在幾年裏實施,‘迎闖王不納糧’而更深得民心,他有足夠的財力可支撐他龐大的軍隊。”

“肅貪追贓?”

特別是齊老爺子口中那七千萬兩肅貪追贓的白銀讓劉宇浩頓時眼睛一亮,禁不住低聲驚呼起來,“老師,您是說當年李自成搞了七千萬兩白銀?”

齊老爺子點點頭,他已經習慣了和這個好學的學生討論問題,也不會在意賀老爺子是什麼態度,笑著說道:“李自成當年進京的時候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肅貪追贓活動,但有沒有搞到七千萬兩白銀那麼多,那就要去找明清史專家詢問具體情況了。”

每當談起學術方麵的東西,齊老爺子都是神色嚴肅,力求資料翔實可靠。

當然,也有一部分學者一直都認為李自成的兵敗原因是發生在當年的一場肆虐橫行的鼠疫上麵。

有一些文獻對此有記載,明朝末年流行鼠疫,李自成進京前後,京城周邊地區流行鼠疫,李自成軍於農曆3月進抵京,隻因冬天氣溫低,鼠疫傳播變緩,可到後來天氣轉暖後,老鼠開始趨向活躍,大規模的鼠疫才自然爆發。

不過,齊老爺子卻不同意那種說法,鼠疫一定會給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但李自成傭兵百萬,自然會是一場鼠疫就能夠使其“遺憾終生”的,其中必有其它隱情。

劉宇浩卻沒聽齊老爺子後麵那些話,沉思過後,猛地一拍腦門,驚聲道:“不用想了,李自成那家夥最後搞到手的恐怕不止七千萬兩白銀。”

“你小子,怎麼一驚一乍的。”賀老爺子不滿地瞪了劉宇浩一眼。

劉宇浩嘿嘿一笑,道:“爺爺,您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麼會請毛周大哥幫忙嗎?我現在就告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