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施保的意外(1 / 2)

劉宇浩隻知道癡呆的症狀表現為憶力顯著減退,而且是從近記憶力逐漸到遠記憶力,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癡呆病發他卻一無所知。

好在那些複雜的醫術問題劉宇浩並不需要很清楚去了解,“十道九醫”的說法可不是信口胡謅,自古以來修煉道家功法的人十個裏麵就有九個懂醫術。

須知傳統醫學,是由方仙道的巫史醫學、方士醫學逐步演化而成,道教中聚集了華夏民族一切的防病治病、養生益壽的醫藥和方術。

劉宇浩雖沒係統學過繁雜的古代醫學,但可以偷懶,直接從腦中的那半張鹿皮圖譜中傳承過來化為己用。

癡呆症狀形成的原理在西醫看來非常複雜,其中涉及各種神經學科,以及理論,且所謂的西醫專家們經常各持一詞,從來都不相信他人的研究成果。

中醫就簡單多了,說白了,中醫認為,造成癡呆的成因最主要的就是神經衰弱。中醫學經絡學博大精深,劉宇浩知道,即使傾他一生之力,恐也難得窺一斑。

所以,他在用異能透視傻姑經脈是否有異樣的同時,腦袋也沒閑著,不停在腦海中那半張鹿皮圖譜中尋找類似於傻姑這種情況的古代經典醫案。

突然,劉宇浩記起了金元四大醫家之一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對於中醫“髒腑藏神”、“七情內傷”理論一段經典闡述。

張從正是金元四大醫家之一,也是中醫“攻下派”的代表醫家。

張氏精於中醫的心理治療,他在發揮《黃帝內經》中情態相勝的理論時說:“悲可治怒,以愴惻苦楚之言感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懼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汙辱欺罔之言觸之;思可以治恐,以慮彼誌此之言奪之。凡此五者,必詭詐譎怪,無所不至,然後可以動人耳目,易人聽視。”

“難道說傻姑的症狀其實不是癡呆?”

劉宇浩暗暗皺眉,看著狼吞虎咽的傻姑,心中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劉宇浩之所以會在腦中產生這樣的疑問並不是沒有道理,以前,他除了跟著齊老爺子學習考古知識外,最喜歡閱讀的就是古籍雜書,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在古代曾經發生過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故事記載:衛德新之妻,夜間因遇盜賊驚嚇墜於床下,遂懼怕聲響,甚至聽到家人的腳步聲都會“驚倒不知人”。醫者思考再三,乃命二侍女將患者兩手按在高椅上,在其麵前置一竹幾,用木棍反複敲擊。病婦開始聽到敲擊聲膽戰心驚,連續敲擊後,便習以為常。

而劉宇浩的靈感則是來自於齊老爺子在這個故事的下方注釋的一段話,老爺子認為“驚者,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平者常也,常見之必無驚”。

後來劉宇浩也為那段話找到齊老爺子請教其中含意,齊老爺子解釋說:“以驚恐之法,來治療由驚恐所導致的驚悸症,是中醫情誌相勝理論的獨具匠心的發揮。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看,本症屬於神經症中的‘恐怖症’。

在特定的心身狀態下,本來無害或無關的體驗,即盜賊的行徑使衛婦產生恐懼感,這種應激的負強化和泛化,使其懼怕任何聲響。醫者用木棍敲擊竹幾,讓病人長時間處在最恐懼的逼迫情境中,達到‘移精變氣’,改變內在舊情境的目的。”

傻姑之所以會“傻”,不正是七歲那年親眼看到了發生在父母間的“慘案”嗎?

在受到驚悸之後的二十年裏,傻姑神經中本來就恐怖症的潛伏,而這些年她身邊又沒有任何人可以開導她,造成今天這模樣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想通了這些道理,劉宇浩心中大安,嘴角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淡淡笑容。

大概是因為女兒的突然出現,施保好像已經忘記劉宇浩的存在,眼裏充滿父愛,一個勁地笑道:“慢點吃,慢點呀閨女。”

傻姑愣怔了一下,隨即把身子轉過去背對著施保充耳不聞,吃的滿嘴滿身都是食物碎渣。

施保心頭一酸,眼眶濕潤了,歎息道:“劉老弟,你剛才說要一千萬買這件遇貴人不會是開玩笑吧?”

如果不是因為傻姑,施保肯定不會出手都城盤裏的那些老貨,他固然需要錢,但安全對施保來說比任何都重要,萬一因為那些老貨施保再次入獄的話,他會對傻姑愧疚一輩子。

劉宇浩淡淡笑道:“施老哥,一千萬這個價格很公道,你是需要現金還是支票?”

須知道,生坑交易是有自己的一套規矩,為了以防萬一,出貨人一般都不會直接露麵,更不願意通過銀行轉賬,隻喜歡現金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