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板卻沒怎麼給劉宇浩麵子,從身上卸下一個大包裹後,不耐煩的擺擺手說道:“走,放下我的玉佩給我走開,這物件不賣給你們。”
“呃......”
碰了個硬釘子,劉宇浩的臉色顯得有些不是那麼自然了起來。
賀旭東倒沒什麼,笑著吃力的幫那老板把大包裹放到一邊,道:“兄弟,你這包裹裏都是些什麼東西,重死了。”
那漢子對賀旭東的好心幫忙並不領情,反而故意側身搡了賀旭東一下,蹙著眉說道:“麻煩你走開,別碰這些物件,我們明陽李氏有自己的規矩。”
賀旭東訕訕一笑,拍了拍手上的灰閃到一旁去,隻要是熟悉他的人都能從賀旭東那眯起的眼睛中看出這是他發火的前兆。
這個漢子是明陽李氏的人?
劉宇浩沒有去注意賀旭東的表情,而且怔愣良久,微微張開嘴巴傻呆呆的看著那漢子,眼睛瞪得跟銅鈴似地。
如果隻是個單純的圈外人或是業餘古玩愛好者,那麼,他一定不會理解剛才那個漢子話中的含義,更不知道明陽李氏這四個字在古玩鑒賞這一行中的分量。
可劉宇浩是一直跟著齊老爺子學習的,他自然明白什麼是明陽李氏。
那可是代表了國內最高的古玩鑒賞家族的水準,三百餘年間,明陽李氏家族先後出現了十八位國家著名的古董鑒定大師,七十多位讓人仰慕的古玩修複專家。
其家族的桃李更是遍布天下,雖然很多人並不一定就真是李氏一族教出的弟子,但圈子內無一不以“身為李氏弟子”而榮。
而且,重要的是,明陽李氏家族的子弟在這些年間一直都保持著一種非常神秘的低調,別說一般人不認識他們了,就連齊老爺子這樣的考古界泰鬥大咖也從來沒有和李氏一脈的子弟有過任何接觸。
劉宇浩所認知的明陽李氏,僅限於隻要是李氏傳人,想找他們鑒定一樣古玩的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其一就是被鑒定的古玩必須是名家有爭議的物件,可一般情況下,隻要是擁有這樣的物件的藏家,通常都把藏品置於家中,輕易不願意示人。
所以,真正有實力能上門找到李氏一脈鑒定古董的人少之又少,反正劉宇浩是沒聽說過近二十年有誰見過李氏一脈的傳人。
第二個條件就更古怪了,李氏傳人要求上門求鑒寶者不用繳納金錢,而是必須奉上一本李氏家族沒有的古籍善本作為資費。
天啊!人家要是有滿足李氏一族條件的古籍善本,能舍得往外拿麼?更何況是毫無條件的雙手奉送?
最開始劉宇浩聽說李氏的這兩條規矩後不禁啞然失笑搖了搖頭。
在劉宇浩看來,明陽李氏一脈之所以要定下那麼兩個怪異的規矩,無非是家族到了後期以後,其實已經沒有了真正懂古玩鑒賞的人。
他們故意把規矩定到沒人能完成的方式也是為了避免將來真的遇到自己也拿不準的古董時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先把規矩定到沒有人能完成,這樣就不會壞了祖宗的名頭了。
並且,在二十年前李祖堂先生過世以後,李氏一脈也還真就沒有人再出現在古玩界了,更沒有李氏的族人出來為眾人鑒寶。
怎麼今天就讓自己遇到了李氏一脈的傳人了呢?
劉宇浩眨巴了幾下眼睛,認真的上前依照古玩行裏的老規矩拍了三下左膀小臂,十指微張交叉於胸前,十分客氣的問道:“先生,請問你真的是李氏傳人嗎?”
李哲顯然沒想到已經過了很多年了,居然還有人懂得這麼老的規矩,愣了愣後臉色有點漲紅,搖搖頭道:“我,我......我說錯話了,對不起,其實我不認識什麼姓李的。”
“老爸,你怎麼能這樣說呢?咱們本來就是姓李嘛!”
站在一旁的年輕大男孩不願意了,皺著眉頭很不爽的道出自己的不滿。
劉宇浩嗬嗬一笑,就勢轉身對那半大男孩道:“兄弟,你們是打明陽過來的?”
“是啊,怎麼了?”
大男孩畢竟心思差點,更不懂在古玩行裏在外人說一分留九成的習慣,很誠實的點點頭。
“你給老子閉上嘴,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我又沒說別的什麼,隻是說了一點實話嘛。”李君赫撅著嘴半孩子氣的跟自己老爸頂嘴。
“你還說!......”李哲舉起右手就作勢要打下去。
李君赫嚇得連忙往劉宇浩身後躲了過去,但嘴裏卻不服輸的咕嚷道:“老爸,咱總不能來一次京城,連自己祖宗姓什麼都不敢承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