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的顏色由白色到青白,多種多樣,還可分為羊脂白玉和青白玉。
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質地細膩,“白如截脂”,特別滋蘊光潤,給人以一種剛中見柔的感覺,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種。
目前世界上僅新疆和田有此品種,產出十分稀少,極其名貴。青白玉以白色為基調,在白玉中隱隱閃綠、閃青、閃灰等,屬於白玉與青白玉的過渡品種,和田玉中較為常見。
程新這裏可沒那種名貴的羊脂玉,就算真有,放在這個小店也賣不出去,所以有的也無非是白玉中的下品而已。
黃玉由淡黃到深黃色,其特點是從裏到外均為黃色,有栗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虎皮黃等色,黃玉十分罕見,古人以“黃侔蒸梨”者為最好。
劉宇浩倒是在一個精品展示櫃台裏見到了幾塊黃玉雕件,玉體如凝脂,精光內蘊。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顏色的種類很多,儲量豐富,是曆代製玉采集或開采的主要品種,倒是程新的店裏最常見的。
而墨玉劉宇浩卻沒在這裏看到,有的隻是幾塊接近於墨玉的雕件,價格也比較低,一般都在千元以下。
真正的墨玉是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為雲霧狀、條帶狀等,多見於青玉、白玉過渡。
一般有全墨、聚墨、點墨之分,全墨即“黑如純漆”者乃是上品,十分少見,墨玉大都塊度較小,其黑色皆因其含較多的細微石墨鱗片所致。
劉宇浩記得,齊老爺子曾經和自己說過,和田美玉,首論“羊脂”。
而和田美玉產自號稱“萬山之祖”的昆侖山中,聞名於古今中外。秦李斯在他的《逐客令》中列舉了四件稀世珍寶,其中一件即為和田玉。
曆史上周的禮器,秦的玉璽,漢的玉衣,唐的玉蓮花,宋的玉觀音,元的瀆山大玉海,明的子崗別子等著名玉雕用的原料都是和田玉。
現存於北京故宮樂壽堂的“大禹治水圖”也是用的和田玉,重達5330公斤,為我國曆史上最大的玉件,並有乾隆皇帝的親筆題詩。
明李時珍說:“產玉之處亦多矣,獨以於闐玉為貴。”《天工開物》中說:“凡玉……貴重者盡出於闐。”可見,和田玉在華夏的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
“程叔,依巴克的父母為什麼會上山采玉去了呢,現在河裏的籽玉都沒有了嗎?”
劉宇浩總不能一進門就大呼著讓人給自己上茶吧,所以就笑眯眯的找著話來敘。
程新安排了人去烹茶後才坐在沙發上,笑道:“和田玉石分為仔玉和山料。河裏撈的玉稱籽玉,質量上乘,但產量低,礦采的叫山料,史書稱之為攻山采玉,雖然質量參差不齊,但是產量較高,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在用的是山料了。”
劉宇浩點了點頭,和田玉特別是仔玉主要產在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這兩河史稱白玉河、墨玉河,是和田玉的主產地。
在《新唐書》描述道,有玉河,國人夜視月光盛處,必得美玉。
和田玉按顏色可分為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黃玉、青花、紅玉等。其中最珍貴的白玉是羊脂玉,凝如白脂。目前一公斤羊脂玉價值可達10萬多元。如果白玉中雜有琥珀色的斑痕,價值更高。
依巴克無奈的苦笑了一下,道:“前些年的時候河裏還能出籽玉,所以翁家就沒太控製,可這幾年籽玉基本沒有了,而且價格也居高不下,翁家就下了令,不許其他的采玉商家去河邊采玉了。”
“依巴克,不許胡說!”
程新陡然色變,雖然是在他自己的店裏,程新仍然是小心翼翼的看了眼外麵的銷售人員,確定剛才依巴克的話沒有被別人聽去。
劉宇浩皺了皺眉,不悅的說道:“怎麼,翁雪雁現在當家了這麼霸道嗎?”
程新眼角肌肉抽搐了幾下,笑的很難看。
依巴克不服氣的說道:“他們翁家還不是因為有上麵政策的支持才這麼狂的,搞的現在好像國家的和田玉合該就是他們家的一樣,一點道理也不講。”
程新歎了口氣,無奈的道:“依巴克,能忍就忍吧,咱們現在每年賺個上千萬還是有的,別沒爭贏翁家,弄到自己連采礦的權力都沒了,那時就真什麼都沒有了。”
草,這個翁家也太霸道了吧。
劉宇浩頓時心中一怒,臉色也開始慢慢變冷,那天對翁雪雁好不容易才積攢的一丁點好感霎時全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