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是有這麼一個物件,是不是啊六子?”鍾二爺回過頭,看了眼六子。那六子是什麼人啊,機靈著呢。麻溜的從桌子那邊拿出了一個物件過來,“二爺,就是這個。”
秦衛先看了一眼六子手上的物件,嗬嗬一笑,“嘖嘖,看這色,一眼就知道是好東西。隻可惜我對雜項實在是沒什麼研究,想要這物件的主今天又不在場。我能讓我帶來的王師傅上手瞧瞧不?”
鍾二爺不可置否,秦衛先知道鍾二爺這是會錯意了,馬上又解釋道:“這物件其實就是齊老想要的,不巧的是正好齊老去了天津,我也是受人所托而已。我看時間也不早了,不如這樣,我們直接進入正題吧。隻是二爺,我想能不能多給大家十分鍾時間,心裏也好有個思量。您看這樣行不?要是王師傅能看好這物件,那今天我就要了。”
鍾二爺揮了下手,“那就開始吧。六子,可以請大家上來鑒賞這方硯了。”
由於這方硯台是今天秦衛先來的主要目的,所以,這次王師傅也是特別的用心,一直俯身在細看那方端硯。
劉宇浩輕輕敲擊了下硯身,其實,這也是以前在學習中,齊老曾經給他講過的。清朝時,有個叫計楠的人在《端溪硯坑考》一書中就已經指出了輕敲硯石,辨其聲響的方法,來鑒賞石質。在計楠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石之嫩者,其聲清遠。嫩如泥者,其聲靜穆。東坡稱其聲磐,米史稱下岩石細扣之清越是也。惟老者聲鏗然,不發墨矣。”可見發墨是鑒賞好端硯的條件。
劉宇浩往後退了幾步,到了一個大家不怎麼留意的所在,雙手放在兜裏,慢慢展開“八錦拳”,看了起來。他想再試試,還會不會發生剛才那樣的事情。這次,果然沒讓劉宇浩失望,過了幾秒鍾,奇異的事再次發生了。
隻見麵前的硯台全身上下裹著一團金色的光,馬上,劉宇浩看見了更奇特的事,金光晃了幾下之之後,鹿皮圖譜再次出現在眼前。由於這一次劉宇浩有了經驗,慢慢引導著那團金光,霍然間,劉宇浩體內的血液沸騰了,成功了,終於成功引導著那團金光,使它躍上了圖譜,這時的劉宇浩也和圖譜融彙到一體。在劉宇浩的腦海裏,自己好象對這方硯熟知已久一樣,硯台本身的年份、各類資料等,所有的一切,無一不清清楚楚。
這次的發現讓劉宇浩興奮的身體都有點顫抖了。手心灼熱的感覺襲來,劉宇浩立刻收回了八錦之術,此時的劉宇浩內心的喜悅瞬間充滿了全身,用心花怒放來形容他此刻的心情一點都不誇張。甚至,劉宇浩有種想跑出去大叫一場的衝動。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盡量壓製住自己內心的那份喜悅,劉宇浩告戒自己,“淡定,一定要淡定!”
沒過一會,王師傅終於起身,劉宇浩忙迎上前去,“王師傅,您對這方硯有什麼看法?”
王師傅拭了把頭上的汗,“開始我還看著這物件有點妖,後來浩哥你那麼一敲,把我敲醒了,嗬嗬,根據這物件的身份,我琢磨著,應該是件開門到清三代的好東西。浩哥兒你既然能從那壺裏看出乾坤,說明你對這行也是有些研究的,也說說你對端硯的了解吧。”
“嗬嗬,我哪有膽子在您老麵前班門弄斧啊,我這點道行勉強能說是知道點,離入行差了太遠,不行、不行。”劉宇浩尷尬的擺了擺手。要說考古,那是劉宇浩的專業,怎麼發掘古墓,什麼藥水保存什麼物件的,劉宇浩還能說個一二三四的。古玩鑒賞這方麵,他還真的是小半瓶水都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