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道,也是段業熟悉的,那就是過草地,其實也就是沼澤地了,這個地方也根本就不是行軍的地方,段業暫時也就不考慮。
而從隴西入川,一個要害的地方,就是陰平道了。陰平道以地居岷山之東摩天嶺之陰而得名。由陰平而南,經龍安、江油至綿陽,可出成都之北。在陰平東南有橋跨白龍江上,即所謂陰平橋頭。陰平道極險峻,平時惟有打柴的樵夫和打獵的獵人可以通過,本來幾乎是不可能經過軍隊的。
可是,不可能就是用來打破的。昔日蜀漢北伐,諸葛亮就曾經選擇過走陰平,並且一舉收複了武都郡。當然,他的目的,其實是想把這個要塞占據到自己的手上,不然這麼一個要塞放在魏國手上實在是太過於危險了。並且諸葛亮打下了陰平之後,還在這裏設立了一個大營,駐紮數千軍隊,死死堵住了這個口子。
而諸葛亮想到了,魏國人其實也能想得到,鍾會、鄧艾伐蜀時,屯田遝中的薑維聞訊提醒後主亟遣兵守護陰平橋頭,後主卻未在意。薑維迅速回軍扼守劍閣,扼鍾會大軍於劍門之外。本來他想,陰平有當初諸葛亮留下來的大營在,加上劉禪應該也會派兵,陰平應該沒事。
結果他萬萬沒想到,劉禪居然會昏庸到裁撤陰平大營,也沒有增兵,偏偏他的對手鄧艾也想到了。
鄧艾向司馬昭請示從陰平道進兵:“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裏,去成都三百餘裏。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鍾會可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誌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司馬昭從之。鄧艾遂自陰平行無人之地七百裏,出劍閣薑維軍後,先登至江油,擊破涪城、綿竹,進逼成都。劉禪震驚,自縛出降。
這個經典的戰例,一直被後人模仿,別的人不說,光是那苻寶,其實就來過一次,當時蜀中作亂,秦軍遠在關中,漢中陽平關又被叛亂者牢牢守住,而這個時候苻寶雖然是女流之輩,卻也敢親率軍隊,千裏奔襲,從陰平小道南下,一路之上晝夜兼程,毫不休息,終於及時趕到成都城下,一舉平定了叛亂。
如今陰平名義上,當然還是大秦帝國的領土,可是蜀中經過桓玄那一次進攻之後,兵力損失嚴重,已經沒有力量顧及各地邊關了,隻能重點把守成都和江洲等要塞了,根據莊家給段業提供的消息,連南中之地,如今蜀中方麵都沒有多少兵力來維持了!可見蜀中之空虛。
至於關中就更不必說了,苻宏現在的兵力,大部分其實是在做機動兵力用的,一直放在手邊,隨時等候調遣,而不是固守在哪裏。
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兵力就這麼多,這兒不用,那就得用,你要是各地分兵,那隻會被各個擊破,倒不如把兵力集中起來,形成機動,哪兒需要,就往哪兒打來的合算。
如今長安,潼關,弘農這些地方,都需要屯兵,苻宏當然沒有空管陰平這個邊塞的地方了!這也是段業反複收集情報了之後才確認的。
雙方終於也算達成了一致,楚瑜長舒了一口氣,正要說話,段業卻說道,“楚先生,我們繼續啊!”
“繼續?繼續什麼?”楚瑜有些不解。
“繼續談啊!”段業說道,“關於土地的事情,我們談完了,可是別的還有不少我們沒有談啊!”
“這……”楚瑜有些急了,“段大人您可不能言而無信啊!”
“這怎麼叫言而無信呢?”段業一本正經的說道,“我們關於土地的問題,達成了一致,我隻是說,這些是我的條件,可一直沒有說這是我的全部條件啊!別的事情我們肯定還是要繼續商量的嘛!對不對?”
“你!”
看段業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楚瑜有些無奈,道:“那麼大人您不妨說說,您還想要什麼?”
“封號!”段業直接說道,”我固然喜歡實質性的東西,不過名義上的東西,那卻也是不能少!“
”假節鉞,涼州刺史,征西大都督。“楚瑜直接的說道,這其實也是呂光當初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