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閃轉騰挪求新局(3)(1 / 2)

段業坦然說道:“安撫使乃是臨時授予的職務,朝廷當然也要明確安撫使的職權,讓他代表朝廷,專門管理某些朝廷希望管轄的事情,而在這些具體的事情上,安撫使代表朝廷當然權力要比刺史大。但是在其他事情上,刺史乃是一州的最高長官,如果事情和安撫使被授權的範圍無涉,當然以刺史為尊。”

段業這話,說的是冠冕堂皇,可是他自己也好,衛彬也好,其實都知道一個詞,叫做巧立名目。

沒有錯,朝廷當然可以規定你去做什麼事情,可是等到權力下放了,名目也有了,這麼大的權力,還能指望人家到了地方嚴格遵守?這件事兒,和授權的事情有沒有關係,不還是安撫使說了算?

見衛彬沉默不語,段業幹脆接著說道:“至於位階,安撫使不宜過高,但是也不能太低,否則地方一定輕視,而且,對於緊要事,需要有臨機專斷之權,否則的話,則是徒具虛名,沒有意義增設。”

段業如此赤裸裸的暴露自己的野心,其實倒還讓衛彬稍微放心了些,因為在衛彬的認知裏,野心越大的人,反而越會裝作沒有野心,比如王莽那樣的,過去謙恭謹慎,不貪財不好色不愛權不結黨,幾乎是人臣的楷模,可是結果,人家卻是竊國的,玩得是最大的買賣。

段業本來就幫了苻宏和自己的大忙,索要報酬,那是正常的,不要才是不對,而且現在,段業開價這麼高,其實也不會讓衛彬意外,反正漫天要價有了,才會有坐地還錢,這個沒什麼的。

隻是像衛彬這樣經驗豐富的人,卻往往思維上都有一個盲點,那就是以己度人,他們卻忽略了,“示之以城”,其實永遠是最好的欺騙辦法。

但是段業的要求,其實也真的讓衛彬為難了,因為按照段業的條件,滿足他的話,等於說就把段業拔到了和呂光平起平坐的地位,這樣好處是可以讓他們互相製衡,他們內鬥起來,長安方麵,其實也就安全了。

但是壞處在於,這樣其實就等於變相承認和拔高段業的地位,一年前,天下根本沒人知道段業,半年前,天下關心時局的人,基本都知道了段業,但是那是因為他的戰功和最年輕的太守。可是如果把這個因他而設的安撫使給了他,他可就是名副其實的一線諸侯了。

衛彬陷入了兩難,情感上他認為不能給,理智上卻覺得,在這個危難的時刻,必須要冒險求存。但是問題在於,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實在是太過於嚴重,關係國運,他沒有權利代替苻宏做出決策。

因此,衛彬坦然說道:“你的這個提議,關係重大,我不能給出你答複,你需要等幾天。”

段業知道,他是需要去請示上麵,請示苻宏,而且方式估計還是飛鴿傳書之類的法子,反正既然已經提出了,自己就坐等他們反映就是,因此也不著急。

等到衛彬離開的時候,正是勇士堡內,展開大屠殺的時候。

錢家,莊家,封家三個家族的一千多號人,整齊的列成一排,跪在勇士堡內那條最大的街道上,往來的人們都站在街道兩側圍觀,雖然由於還在軍管,大家都不敢公開議論什麼,可是都在竊竊私語,當然為了安全起見,他們好多人,說的都是鮮卑語。

“這三家都是怎麼了。”

“看起來是要殺人了吧。”

“一下子殺一千多人?”

“這有什麼,戰敗者就一定會被懲罰。”

其實不管是漢人,匈奴人,還是鮮卑人,民族性有再多的不同,有一點卻基本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好熱鬧,而且還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們並不知道,政客們殺人的目的,絕對不是因為嗜血,多半也不是因為和被殺的人有仇,而是有著政治目的的。

突然,一陣急促的號角聲想起,頓時一千多個兵大步流星的走了出來,他們一個個臉上,都殺氣騰騰的,同時手上還都提著大刀。

很明顯,這些人,都是劊子手,而這些人的出場,也就標誌著行刑的時候,就要到了!

這時候,圍觀的百姓們才注意到,原來,占領勇士堡,威脅要殺人的段業,並不是玩假的,他是真的想要給這些人一點顏色看看。

“得得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跪在地上,衣衫散亂的三大家族的人紛紛仰起頭來,他們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熾熱,難道那位段大人真的決定改變想法,收回成命?

這種事情並非沒有前例,相反,實在是太多了。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先威脅要殺,這是立威,讓你知道我不是好熱的,再在最後關頭,大刀都架到脖子上的時候再放掉,饒你一命,這是恩典浩蕩,一般的人,來這麼兩手,也就老老實實的服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