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愣了一下,可是,當他們看見從慕容暐體內流出的那殷紅的鮮血時,他們的血液也終於沸騰了起來!
沒有錯,當年慕容暐當皇帝時,在場的所有人都對他不以為然,他即位時候隻是個孩子,他剛剛成年,國家就已經滅亡。雖然客觀來說,他不必負太大的責任,開始慕容恪輔政,一切都做的很好,等到慕容恪死去,慕容評開始主政,朝綱就亂了套。
但是慕容評在真正掌握大權之前,作為慕容恪的駐守,他其實做的很好很好,這也是當時慕容恪臨終前推舉慕容評的原因,況且慕容評當時才上來的時候,做的也不差。
隻能說,人是會變的,大家沒有料到,慕容評會朝那個方向去變。
但是,你是皇帝,你是最終的責任人,你沒有解釋的理由,國家既然亡在了你的手裏,當然你得負責呐!
而且,慕容暐並沒有以身殉國,甚至沒有做出像樣的抵抗,而是坦然接受了大秦帝國的爵位官位,帶著皇族安安心心的來當亡國奴,這十年來,更是溫順到了可怕的地步。
也正因為如此,無數的鮮卑人心裏,雖然不至於說對他咬牙切齒,可是心裏的鄙視還是少不了。
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如今的慕容暐居然是如此的有血性,歃血為盟這樣的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真的不是誰都能做得出來的。
這個年代,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隨便毀傷,那就是不孝。
所以說,歃血為盟,就表示了巨大的決心和堅持,更表示了一往無前的鬥誌,所以慕容暐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當然讓人刮目相看。
他都帶了頭了,當然沒有人落後!眾人紛紛拿出匕首,歃血為盟!
而在這個時候,還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發難前,把必須轉移的人給轉移走,不然的話,大事一起,很多事情就來不及做了,出乎眾人意料的是,率先想到的,居然也是慕容暐,他居然先提出了必須轉移的名單和方法。
如果不是因為慕容暐過去本來就是大家的皇帝,早就看慣了,對他的一舉一動也很熟悉因此大家確信那是真的慕容暐,說不定好多人都要懷疑,眼前這個人是不是人家假冒的了。
第一個被想到的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慕容垂的家屬。
淝水之戰之後,唯一沒有任何損失的,是慕容垂所部,而當時苻堅也好,竇衝也好,權翼也好,他們的軍隊也都遭遇了很大的損失,那時候,苻堅就如同喪家之犬一樣,是慕容垂收容了苻堅。
其實在那時候,慕容寶等人,就已經建議慕容垂趁機發難,殺了苻堅,趁機光複大燕國。
而慕容垂卻因苻堅對他有恩,不忍加害為由,一直護送苻堅,並且順便收攏敗兵,直到苻堅周圍有眾十餘萬,安全已經不是問題的時候,慕容垂才率部移駐河南。
但始終,慕容垂那時候並沒有回長安,那家眷自然也都在長安。苻堅也正因為了解慕容垂是個重視家庭的人,家眷在長安,也就不擔心他做出什麼來,所以那時候,苻堅依然力排眾議,堅決信任慕容垂。
可是慕容垂最後還是為了大燕國的利益,選擇了造反,隻是幾乎沒人想到,同時開始起兵,最先進駐鄴城,取得階段性勝利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慕容衝。
慕容衝當年和苻堅的事情,也是鬧得沸沸揚揚,所以一下子,慕容衝就成了眾人的焦點,慕容垂反而被掩蓋住了風頭,也正因為此,慕容垂的家眷倒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整肅。
深吸了口氣,慕容肅對著幾個隨從使了個眼色,他不知道,這一次在形勢並非非常有利的時刻,卻要集中潛伏在長安所有的力量做奮力一搏,究竟是對,還是不對。但是事已至此,已經無法回頭了!
破舊的府邸門口,慕容肅的隨從扣了很久獸頭門環,才有人把門打開,一個家人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見是慕容肅,急忙開門讓進去,府中冷冷清清沒有閑人走動。慕容垂一家的家眷都在後院,夫人小段氏、慕容垂長子慕容令的遺孀丁氏、其餘慕容兄弟的妻室都在後麵。
兩個年青人站在滴水簷下,大一點的生得體魄健壯,寬闊的前額下麵兩道粗黑的濃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比藍天還要清,比大海還要深遂,他是慕容垂的小兒子慕容熙,從小膂力過人,終日練武力能舉鼎。慕容垂諸子隨軍伐晉,後來又跟隨慕容垂回故鄉作戰,現在都不在長安府中的外務都落在他的肩上,慕容熙倒也處理得井井有條,他為人豪爽,做事粗曠不諳細務,關鍵府中內有段夫人,對外另有一個精明人,就是他身邊的慕容盛,從他石岸般突出的眉弓和猛虎般深藏的眼中可以看出這個十三歲的少年絕非等閑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