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最終他還是沒有成功,因為有一件事情,他沒有算計到,那就是慕容俊的身體。
慕容俊這個時候不過四十二歲,能上馬打仗,能下馬治國,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看起來紅光滿麵,走起路來龍行虎步,正常人都不會懷疑他的身體,而慕容俊自己生活習慣也很健康,不好酒色,不貪享樂,也十分注意養生,卻又不和巫醫術士來往,張袞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慕容俊正值盛年,再坐個二十年的江山沒有問題。
可是誰成想,在大軍初步雲集,國內眾將的思想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的時候,慕容俊卻突然猝死在宮中。
當時張袞就差點崩潰了!
辛辛苦苦準備了這麼久,張袞為之幾乎付出了半生的精力,經過仔細推敲,張袞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卻是唯獨沒有算到慕容俊會這麼死去。
當然,張袞雖然震驚,卻沒有失去清醒,在確認慕容俊的確是暴病身亡,而不是被人所害之後,張袞在第一時間內封存了所有的賞賜,交出了官印,然後在慕容俊的葬禮完畢之後,馬上帶著家人出長城,去草原牧馬放羊。
他這麼做,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當初為了幫助慕容俊,其實張袞很多時候是扮黑臉的角色,慕容俊必須維持仁君的形象,那麼很多慕容俊不適宜做的事情,其實都是張袞做的,黑鍋自然也是張袞來背,如此一來,張袞就得罪了很多人,如今失去了慕容俊的庇護,如果張袞還在朝中,下一個要出事的,很可能就是他自己!趁著慕容俊剛死,國內比較混亂的時候,及時金蟬脫殼,當然也是不錯的。
說起來,慕容俊對張袞有恩,張袞開始也沒打算一走了之,慕容俊死後,繼承人自然毫無爭議的是慕容暐,問題是他隻有十歲,國事自然是由慕容俊的弟弟慕容恪來主持。這個慕容恪時封太原王,也是個了得的角色,尤其是此人打仗勇冠三軍,悍不畏死,最喜歡出奇招險招,問題就在於,他打仗很大膽,執政卻很小心,雖然內修國政做的很好,對外卻少了一點進取的精神。
而且,慕容恪相對比較厚道,對於慕容家族的貴族們,多有優待,有時候犯法了也不追究,這樣當然有助於緩解矛盾,一時間政局穩定,外敵也不敢來犯,看起來大燕國如日中天。慕容恪的聲望也非常高。
可是,隻有張袞能看出裏麵的問題來,張袞和慕容恪最大的政見不同,便是張袞主張積極進取,對於秦帝國的軍事行動要越快越好,因為張袞知道王猛的可怕。
偏偏慕容恪也知道王猛厲害,但是沒有到了可怕地地步。換句話說,張袞認為再讓王猛按照他那個法子走下去,秦國就擋不住了,而慕容恪堅信,有他在,大燕國舊沒有問題。
因為政見的不同,二人最終決裂!老死不相往來,而張袞最終也徹底隱居起來,不問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