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支軍隊已經有了雛形,段業堅信,等到這支養在深閨的寶劍出鞘的時候,一定是天下震動!
不過僅僅這些還不夠,現有的軍隊編製其實已經粗具了,雖然有什伍之製,但是再往上就比較混亂了,而且一直沒有統一的編製,比如軍這一級就從3000人到12000人不等,段業認為這樣是不行的,因為編製這個東西就是要穩定,一旦確定,就不能隨意更改,以保持製度的嚴謹性,不然既不利於軍隊的建設,更不利於自己對軍隊的控製。
想來想去,先進的東西如果符合現在的情況,還是可以直接移植的,段業手上一共有20000人不到,除了一些直接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機動力量和秘密力量外,以及一部分已經轉任警察的人外,常備的軍隊大概還有一萬兩千人,段業決定就拿這些人開始。
由於段業現在的軍職是虎翼將軍,而且之前因為駐紮敦煌,呂光也已經同意把這支軍隊改為敦煌軍,因此軍這一級好辦,全軍改名就是了。不過段業還是專門下令,一個軍的額定人數就是12500人,其中實際作戰人員12000人,不能多也不能少,一旦多了要裁撤分流,少了就得及時補充。
當然,這是對外的編號,對內的編號當然是第一軍。因為段業名義上還是大秦帝國的地方官員,而官製軍製這個東西,是朝廷體係的重要部分,唯有中央才能變更,隨便亂動那可是形同造反的事兒,所謂槍打出頭鳥,段業雖然不信如今長安方麵還有力氣來管自己,但是不必要的麻煩還是不要惹比較好。
順便說一句,段業其實早就把阿拉伯數字給引進來了,其實這玩意真名叫印度數字,不過段業叫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那是偶然一次和賬房先生們對敦煌府的預算時候發現的,當時段業看見那白發蒼蒼的賬房先生提著毛筆一個個方塊字的寫都發愁,一個忍不住就把自己會的家夥拿出來了,當時就把那老頭給嚇住了。
段業也就趁機下令,打今天開始,整個敦煌記賬必須得用這種數字記賬,這是命令,必須執行。
此外,段業始終覺得這種記賬方法太費勁了,寫得麻煩,看的也麻煩,恰好段業當年學過會計,也就順勢把敦煌幾個最大商鋪的賬房找來,給他們科普了下收支平衡的記賬法,並且順勢拿出當年考注會的架勢,寫下了幾張紙的要點,當時就把場麵hold住了。
太守大人都發話了,自然大家紛紛跟進,雖然有些不情願,但是真正用起來,才發現效率大大提高,不僅如此,新做的賬本一目了然,進項多少出去多少清清楚楚,根本就沒有藏貓膩的地方。當然,要說有肯定還是有,隻是這新式記賬法實在是太過於博大精深,他們一時沒有找到空子在哪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