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川寺。
遠處是蒼茫的雪山,地上是無垠的草地,這裏平地而起得一座寺院,恰恰就是白教聖地法川寺。如今天竺聖僧星燈大師駐蹕於此,而沮渠羅仇算是和心燈有舊,加上前陣子為了部族的利益,帶傷跋涉千裏,不惜深入虎穴,促成了此次大戰,如今兩個能幹的侄子,已經逼近了禿發部最後的堡壘樂都,禿發部的幾個主要首領也已經紛紛逃散,看起來,此事大功告成,已經是可以預期的事情了。
可是這個時候,沮渠羅仇也覺得自己的身體也到了不能再支持作戰的時候了,因此就來到法川寺來暫時休養,他希望在這裏,得到蒙遜和男成勝利的消息。
今日一早,和往常一樣,太陽還沒升起,沮渠羅仇就已經醒來,雖然胸口的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但是由於長期操勞,加上前些日子忙於跋涉征戰,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現在還覺得有些隱隱作痛。
不過,這裏環境很好,空氣清新,而且畢竟遠離了前線,沮渠羅仇這些日子過的很是輕鬆,每日脫離那些無聊而喧囂的軍國大事,吃吃寺廟裏清淡的飯,和寺廟裏的和尚們聊聊天,真的算是難得的愜意。
“今天羅仇倒是氣色不錯啊。”一身灰色僧袍,麵容枯槁的一個老僧走到了沮渠羅仇麵前,隻是他過來幾乎就像飄過來一樣,比草原上的狼還要敏銳的羅仇,居然沒有任何感覺。
羅仇聽了,忙要行禮,卻被老僧輕輕一揮手,道:“不必行禮,行禮非我佛所喜,施主,你既然是紅塵俗世之人,縱然有向佛之心,卻無向佛之緣,隻需心誠即可,善哉。”
“大師受教了,既如此,以後羅仇當以悲塵大師為友朋。”沮渠羅仇滿臉肅容地說道。
“好了好了,我看看你的傷。”悲塵大師抓過沮渠羅仇的手腕,開始把脈。
悲塵大師本來是天竺白教的大長老,當初自願來到東土來布施教義,自從駐蹕與法川寺後,信徒很多,威望很高,香火繁盛,如今已經是大西北頗有威望的宗教領袖。
其實白教本來是密宗的一個分支,之所以被稱為白教,是因為這個教派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條紋,而且,他們之間傳播教義,並不重視典籍,而是注重密法的修習,而修習密法又必須通過師徒口耳相傳的途徑。
因此,白教的宗教領袖們都在弟子心裏有很高的威望,因為都是靠著口口相傳而來,自然感情不一樣。
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後遺症,因為必須靠著口口相傳,而不是靠著典籍,所以隻有哪裏有一個大師,哪裏才能有一個寺廟,才能發展信徒,畢竟,剛剛入門的弟子,是沒資格去繼續收徒傳法的。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大的麻煩,白教想要擴張勢力,就是一個很艱難的事情,甚至根本就辦不到。
想想看,你隻有一個師傅會講經,別的人根本就不會,一個人再厲害,一次能宣講的人,也是很有限的,這樣擴張起來,得到猴年馬月才行?
不過,悲塵大師,倒是並不在乎這些,他雖然真心實意要來普渡這裏的百姓,但是並不強求,他深深知道,一旦強求就著相了,追求規模,追求人數,追求排場,很容易心就不定了,就容易被利用,就會被牽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