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現在,隻有一個郡,力量的對比,讓段業已經連續幾晚上都睡不著覺了,哪怕是如姐如何的取悅威脅,也不能讓段業安眠。
可是段業能放棄麼?不能放棄,走上了這條路,當然就不能回頭,段業別無選擇,隻能贏!
因為不贏,就死!雖然劉裕和自己現在相隔三千裏,雖然他的姐姐現在是自己的女人,可是,這個世界,是刀槍的世界,是陰謀的世界,是戰爭的世界,是男人的世界。
為了錦繡江山,還有什麼,是不能割舍的?
人才,人才!段業每每看見那些舊官僚們笨拙的樣子就著急,開始還生氣斥責一頓,後來基本已經絕望了,這個不怪他們,在過去的體製下,他們已經算是能吏了,可是段業的眼界和格局,和他們自然也不相同,拿幾百年一千年後的要求,來苛求他們,段業自己也知道不靠譜。
那沒有辦法,隻好自己重新選拔人才了,什麼察舉製什麼九品中正製,那對於段業來說就是毒藥,是決計不能考慮的。
軍功製這一條倒是可以保留,現在敦煌雖然處於和平狀態,可是段業很清楚,這個隻是風暴間隙的平靜,是暫時的,不必等多久,連綿的征戰一定會到來。之前做的很多工作,是著眼於打仗一定得打贏,但是打贏之後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無非是有功者賞,有過者罰罷了。
最好的獎賞,說白了就是升官發財,而且,軍功是硬的,基本做不了假,肯定大家都服氣,絕對的公平,這一條段業當然要留下。
但是文官的選拔,除了直接任用名流,策士,吸納特殊人才外,段業還是需要大量平均水準以上的人才的,而且最好都是寒門的,因為寒門的人,一般來說比較珍惜前程,也比較知恩圖報,更重要的是沒有家族的牽扯,不會因為家族的龐大利益而做出危害自己的事情。
另外,寒門的基數畢竟比較大,而且可塑性強,自己隻要得到了大量的半成品,不怕不能把他們加工成合適的人才。
方法當然科舉製度最好,一來可以製度化,二來有可操作性,三來可以迅速讓天下人才都奔著自己這兒過來,達到很好的造勢效果。
需要說明的是,近代以來,科舉製度遭到了很多汙蔑,甚至直接把國家積貧積弱的根源,都歸罪到科舉上,這是很不公平的,而且,這些指責者往往都是多年科舉屢次落第的失敗者,其居心可議。很顯然的是科舉製度隻是基本的智力和常識測試,哪怕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其實也隻是閱讀能力考查和應用文寫作,並沒有那麼可怕。況且,多年曆史早就證明,科舉人才絕大多數都是值得信任和具備能力的,恰恰相反,書呆子倒是肯定會被科舉製度淘汰。
既然有現成的製度可以用,段業當然犯不著自己多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