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裏,一部分還在軍營裏日夜操練,另外一部分則派出去剿匪,如此才能以戰養兵。不過,段業可不相信軍隊靠著各種演說的煽動,靠著充足的糧餉,就能脫胎換骨。
軍隊的關鍵,在於組織化,正規化,說白了,就是靠組織維係,靠洗腦來激發,如今段業自己是敦煌太守了,有些事情也可以公開做了,反正全天下郡內的郡兵,都無一例外都幾乎等於太守的私兵,很多事情,不做反而矯情了。
段業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親自給每個士兵發餉,而且絕不假手任何人,每一筆都是這樣。
方式也是和過去一樣,所有領餉的兵都站成一排,段業親自捧著製錢挨個給,同時順便和士卒們寒暄幾句,當然了,早就安排好的人會在這個時候高喊,“我們吃誰的飯!”
所有人自然齊聲高呼,“吃段府君的飯!”
“我們穿誰的衣?”
“穿段府君的衣!”
“我們給誰賣命!”
“給段府君賣命!”
一次次的重複著這樣機械的動作,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做這些瑣碎的事情,段業終於從士卒們的眼中看見了尊重,看見了服從,更看見了習慣。
對的,就是習慣,一旦一切形成了習慣,什麼事情都好做了。這支軍隊,是段業安身立命的本錢,隻能牢牢把握在段業的手裏,這一點是不可以讓步的。
除了軍隊,還有行政體係,敦煌城的過往官吏以及機構,當初為了穩定,段業一概沒動,但是很顯然的是這些官僚機構,並不讓段業滿意,而且段業就算對他們施恩,而他們也對段業服從,但是人之常情,先用自己人總歸更是放心,因此段業的辦法,是舊的不動,添加新的,先增設了許多機構,把自己放心的人安插進去,讓他們逐漸取代舊的機構的權力,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在給予舊機構的人妥善安置的同時,再用新的來取代舊的。
段業曾經仔細考慮過曆史上曾經有過的各種官製,後來還是發現,六部製還是最適合當下的時局的,有六部,就能大概把各種事情清晰的攤派到部門裏去,免得推諉扯皮,但是三省當然不能要,段業現在當然需要分權製衡,但是那是他手下那群人,彼此之間需要製衡,免得他們貪贓枉法或者仆大欺主,威脅到段業的權力,對於段業自己,更重要的還是要確保絕對的權力。
敦煌郡很小,自然不至於用到部級,因此眼下還初步用的是吏,禮,刑,兵,戶,工五局,目前來說,這些個局現在隻是其他衙門的谘詢機構,但是按照段業的安排,等到這些局的人們都紛紛掌握了實際操作政務的能力,並且建立了相應的權威後,就到了除舊布新的時候了。
另外,段業眼下最麻煩的事情,其實還是人才,任何時代,最寶貴的,永遠都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