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緩兵之計(2 / 2)

張掖城由於是主動被放棄的,城中的百姓和士紳們也就沒有什麼反彈,加上如今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他們也不會再執拗於對梁熙的忠誠,加上呂光進城後,並沒有追究,反而及時的撫境安民,慰問老幼,還宣布適度減免賦稅,表示以後要好好改善大家的生活,因此張掖上下很容易便納入了呂光的統治之中。

數日後,除了在各縣留了少量兵力留守外,呂軍主力雲集張掖,他們必須為下一步如何行動來提前商量了。

但是事情比他們想象的變化要大。

首先是沉寂了許久的張大豫。事實上,涼州的亂局,本來就是這個張大豫鬧起來的,他是前涼末代國主張天錫的兒子,本來在當地也有一些威望,之前趁著呂光大軍西征試圖起兵,奪回自己先輩的土地,可是由於自己水平一般,手下將軍謀士都不咋樣,因此連梁熙也沒搞定,在梁熙及時作出了反應,增兵駐守姑臧後,張大豫雖然起兵來攻,卻被打得落花流水,也隻好灰溜溜縮在隴東一隅,而那時候呂光已經回來了,梁熙認為張大豫已經不足為慮,先打敗呂光為重,因此也沒有趁勝追擊,他並不怕張大豫能鬧出什麼大事來。

事實上曆史上張大豫也確實沒鬧出什麼來,但問題是由於段業的緣故,曆史似乎很多微小的地方都和過去不一樣了!

前涼末代君主張天錫,在被秦軍俘虜後,苻堅並沒有為難他,依然給他封了官爵,賞賜了金帛,待他還算不錯,曆史上淝水之戰後張天錫趁亂渡江,跑到江南了此殘生,可是這一次卻不一樣,大概是苻堅敗得更慘,一時間沒有功夫管他,而好容易跑到中原晉軍已經迅速出兵北伐了,北方一片混亂,那張天錫繞了個大圈,先跑到齊魯,然後繞到鄴城一代,然後北上出了關,沿著大草原和幾十個親信一路西馳,遊牧於此的鮮卑各部族這個時候也忙著內訌,根本沒功夫搭理他,而張天錫運氣實在是太好,連馬賊大概都在休假,於是緊趕慢趕,居然在幾天前突然出現在陽塢。

當時正在軍營裏為手下萬八千兒人德生路發愁的張大豫見那個熟悉而蒼老的身影出現在自己麵前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使勁的揉啊揉,卻最終確定,那個已經有些佝僂,神色憔悴之極的小老頭,就是已經多年沒見的父親——張天錫!

“大豫我兒!”張天錫也是非常激動,過去自己還是涼國國主時,對這個兒子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起,可是沒想到,這個資質平庸的兒子,居然第一個在故土舉起了義旗,如今雖然發展很一般,可是好歹堅持到了自己回來,一想到這,張天錫的眼眶就有些濕潤。

“父親!”張大豫的神經綁了這麼久,如今終於鬆弛下來!這麼久,他撐得實在太苦了!他並不是一個喜歡戰爭和殺戮的人,事實上他本來就喜歡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秦國事實上待他不算差。可是沒有辦法,他是張家的子孫,就有義務為了張家哪怕是一絲光複故土的可能而拋頭顱,灑熱血!苦苦撐了這麼久,好歹保住了一點點元氣,如今終於等到父親回來了!

相隔多年的父子二人相見,自然少不了一番溫情。不過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讓張天錫及時露麵,來振奮早已低迷的士氣!

肯在這個時候還追隨張大豫的,除了少數野心家和投機分子,大部分都是對過去的涼國還有感情,或者說是受過張家恩惠的人,當年的張天錫雖然也不算明主,但是基本也算親民,時常走入民間和百姓親近,隻是由於水平所限,國力不強,之前十年的內亂耗盡了涼國的國力,才被秦國所滅。

如今雖然十年過去了,張天錫也衰老了很多,可是畢竟大體輪廓還在,當張天錫穿著常穿的那身皮袍朝大家麵前一站,那模樣,那神調兒,和十年前的涼王張天錫別無二致!

沒有錯,我們的涼王,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