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調和(2 / 2)

江陵刺史府。

南郡公桓玄大步流星的推門進來,闔府上下,也隻有他,敢於如此不顧規矩,誰讓他,是桓溫大人的幼子和繼承人呢?

“叔父!”桓玄對端坐在那,閉目養神的一名中等身材的老人行了禮,憤然說道:“叔父!果然不出所料,謝安果然拒絕了你的好意,說什麼三千精銳,不多不少,還是留在荊州比較合適,他還讓侄兒給您帶話,說東線的事兒,他自己能料理的了,不需要咱們操心!哼,真是不識好歹,我堂堂南郡公,主動任他差遣,他卻這般矯情。”

桓衝已經六十多歲了,雖然看起來長的比較憨厚,遠不如哥哥桓溫和侄子桓玄這樣英俊逼人,可是他目光平和而審慎,處事沉穩而有度,因此桓溫死後,也就是靠著桓衝,還能保住桓家的勢力,沒有樹倒猢孫散,更是靠著他的威望,少主桓玄才能在5歲襲爵依然能控製住局麵。

如今國家有難,桓衝便讓桓玄帶3000精銳去支援謝安,守衛京城,但是出發前,桓衝也知道,謝安八成是會拒絕的。

見年輕的桓玄依然憤憤不平,桓衝笑道:“你如今才十五歲,已經是國家最耀眼的明星了,但是十五歲也不小了,該沉穩一些,謝安呢,是個老謀深算的家夥,大哥當年也奈何不了他。我讓你去,一來是曆練你,再者呢也得給足麵子,國家有難,我荊州方麵不表示也是不行。至於謝安,嗬嗬嗬,他這一手,高明的很呐。”

桓玄臉色稍微好看了些,道:“五叔,我不明白。”

“你這次去了,雖然是讓他差遣,可是他和你都知道,你卻是指揮不動的,是也不是?謝安呢也隻會用北府,不會用你的,留你在建康,也很是麻煩,還不如把你打發回來呢。”

桓玄似乎是懂了,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我們這邊,還是先守住荊州比較好。五叔,那3000人馬,我已經分派到宜都和竟陵了。”

“嗯。”桓衝讚許的點點頭,“巴蜀南下的水軍已經到了建平,如今襄陽來的水軍順著漢水也是蓄勢待發,我們的大軍必須隨時做好準備,絕不能讓兩股水軍會合。”

“是。”桓玄點頭,“可是叔父,謝安在東邊,能擋得住麼?光符融的大軍也有三十萬,他北府滿打滿算也就是八萬人,能討得什麼好?”

“八萬對三十萬,總比等苻堅百萬大軍全來了要容易對付。而事實上,能擊敗苻融,大局也就定了。更何況,我聽說,苻堅也想到前軍來鼓舞士氣,就等人遞話呢,哼哼,到時候,我會送給謝安一份大禮的。”桓衝背著手,看著桓玄,親切說道:“你也大了,這一次我們這邊不是主戰場,你立功的機會可能少了些。不過此戰若勝,朝廷必然會趁機北伐,到時候就是你表現的機會了。”

“叔父,你就放心吧!”桓玄很自信,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而這,正是當年桓溫,力排眾議,把他列為接班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