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轉折(2)(2 / 2)

猛白的思路就簡單多了,野戰當然不一定打得過百戰精銳,但固守,麵對那可以摧毀大多數城牆的投石車,隻是死的更快而已。如果野戰能出其不意的毀了投石車,哪怕是遲滯其攻擊,效果就會好很多,龜茲就有萬一守住的希望。

雙方不下,於是猛白以監國的名義,下令出擊!

冒著漫天的箭雨,在盾牌的掩護下,龜茲城的弓箭手也開始齊射,居高臨下,當然有所加成,雙方開始出現人員傷亡,不過都是久戰之卒,自然不會一觸即潰。但到底還是秦軍裝備優良,總有呼嘯的長箭帶著刺耳的聲音狠狠定在雲樓上,城牆上,發出駭人的“咚咚”聲,將領們穿著厚甲,高聲的嗬斥士卒,還殺了一兩個捂著腦袋叫嚷逃命的士卒,方才穩住局麵。

事不宜遲,隨著吱呀的絞盤聲,以及城內響遏行雲的歡呼聲,東門緩緩打開,買買提很快便帶著臨時組成的1000名騎兵,義無反顧的朝眼前如山般巍峨的陣列衝過去。

他們,將要用生命去挑戰當今世界上可能最強大的軍隊,可是他們義無反顧,因為他們要守護身後的家園!

四麵當然都有敵軍,可是顯然,秦軍的主力在東邊,一方麵,攻擊要有重點,四麵分兵並不是好事情。再就是由於龜茲獨特的地理結構,西麵並不適宜大部隊行動,因此呂光隻是派來杜進帶著五百餘騎兵看守西麵,一方麵阻截可能的援軍,更重要的是防堵突圍。

事實上,在古代的攻城戰裏,其實是不可能完全製止城池內的突圍。原因很簡單,攻城一定得主要用步兵,而突圍必然主力是騎兵,攻方的騎兵一般都在距離城門較遠的地方遊弋,但你很難知道,城內的人究竟什麼時候突圍,先機一失,就很難堵住全力超出衝的人了。

西門有兵,無戰事。杜進的騎兵在離城門較遠處遊蕩,城門樓上的士卒在巡弋,但是數目少了很多。南門北門也都有呂光的軍隊攔截,因此杜進一點也不擔心。如果城內是大規模突圍,那麼黏住他們等待增援,大部隊輜重必多,跑不了多遠。如果是小股力量突圍,那麼自己的騎兵,就能全部消滅他們!

不出所料,城牆上突然出現了數百弓箭手,接著城門打開,百餘騎魚貫而出,中間還夾著馬車,接著,城門很快閉上,根本不給杜進趁機衝進城的機會。

衝出城的百餘騎卻沿著西北方向飛馳,因為此時杜進的騎兵恰好在西南方向,而西南西北間主要是小丘陵,策馬追趕,並不容易。

但杜進手上的騎兵,是最鋒銳的鐵軍,他們不信邪!

有突圍者,殺之,這是杜進的信條。

而馬車裏的段業,隻想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