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包裝設計原則(2 / 2)

3)便利銷售

堆疊式、吊掛式或陳列式的選擇,為商品在銷售過程中帶來了許多的便利。

4)便利使用

盡可能地給消費者帶來使用上的方便。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進步,為消費者在開啟包裝時提供了方便,如:易拉罐的開口設計。對某些特殊商品,包裝設計應考慮使用對象、地點等因素,為消費者攜帶與存放提供更多方便。合理的包裝,會給消費者在開啟、使用、保管、收藏時帶來許多方便。在包裝設計中,更多地考慮人的因素,給予更多的關愛。

5)便利回收

主要指在包裝材料的選用上,應該考慮包裝在使用後的處理問題。部分包裝具有重複使用的功能,也應考慮包裝廢棄物(紙包裝、木包裝、金屬包裝等)的回收再生或便於降解等問題,有利於環境保護和節省資源,更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文化性——體現豐富的文化內涵原則

現代包裝設計是一門以文化為本位,以生活為基礎,以現代需要為導向的設計學科。包裝設計活動是一種文化現象,它不僅是物質功能的創造,更是精神文化的綜合體。包裝設計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能充分體現民族精神、傳統文化、地方特色和風土人情,也能體現該商品生產企業的曆史與文化。文化性是企業巨大的無形資產和財富,將企業文化之精髓融入包裝的形象設計之中是營銷戰略中製勝的法寶。

設計與文化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設計將人類的精神意誌體現在創造中,並通過造物設計人們的物質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載體,所以說設計在為人創造新的物質生活方式的同時,實際上也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由於文化具有延續性,因此,設計需要從文化傳統中尋找創造依據。現代文化有其新的主題及內涵、新的構成與延伸,也需要新的基礎與載體。而現代設計是現代文化的寵兒,它的發展是以現代生活、現代工業、現代經濟作為依托和基礎的。包裝設計能反應地域文化和傳統文化、商業文化及民風民俗等。

5.藝術性——賞心悅目原則

包裝設計具有很強的藝術美感,這些美感是在設計過程中運用形式美的法則所產生的,它們包括材質、肌理及新技術、新工藝帶來的現代技術美感。在包裝設計中,有時直接采用其他藝術門類的表現形式,如攝影、水彩、國畫、書法、篆刻等,它們都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有些成功的包裝設計作品,從中國傳統藝術中吸取精華,並科學合理地與現代設計原理有機結合,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境界;有些則是從中國民間藝術中汲取養分,如剪紙、民間木版年畫等。它們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很強的藝術個性,把它們巧妙地運用到產品包裝設計中,同樣能產生獨特、質樸的藝術美感。總之,一件具有藝術美感的包裝,能使消費者在接受商品信息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

包裝設計能使消費者熟悉商品,增強對商品品牌的記憶與好感,儲存對生產商品企業的信任度,也能使消費者在接受商品信息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受到啟迪性的教育。所以包裝不僅有物質性、經濟性,還具有精神性、教育性。

6.環保性——綠色設計原則

今天,包裝的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但隨著包裝業的繁榮,包裝廢棄物與日俱增,一些廢棄材料難以回收和處理,造成環境汙染,尤其是塑料包裝廢棄物,成了“白色汙染”源,嚴重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嚴酷的事實向世人敲響了警鍾,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已迫在眉睫。為了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綠色包裝的浪潮正在全球興起。提倡綠色包裝設計原則,有利於保護環境和資源,也有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包裝是指對生態環境不造成汙染、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能循環和再生利用、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包裝。它以不汙染環境、保護人體健康為前提,以充分利用再生資源、節約自然資源與降低能源消耗為發展方向,既取之於自然,又能回歸自然。也就是說,它所用的材料來自自然,通過無汙染的加工形成綠色包裝產品,使用後又可以回收處理或回歸自然或循環再利用,所以,綠色包裝內容包含了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兩方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