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自從來到汴京以後,李煜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因為常常酗酒、露宿庭院,所以經常生病。而且每次生病都會病很長時間,他上朝的次數越來越少,漸漸地官員們就不再時刻暗暗地關注他了。
大公主的婚事完成以後,宋園兒與趙匡胤的關係仍舊時好時壞,但是她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跟趙匡胤計較了。她把幾乎全部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兒子德芳的教育和自己以後的生活計劃上,無暇再關心李煜和周娥皇。
李煜見到宋園兒的機會很少,隻有偶爾的朝廷大事或宮中大宴才會見到她,每次都是站在很遠的地方張望。李煜見宋園兒氣色很好,神情自若,心裏又開心又難過。看來她過得很好,心情愉快。但是,難道自己的那番表白,她真的一點也不在意麼?
自從上次趙匡胤提議的冊立太子之事擱淺以後,朝中各種勢力開始糾結起來,暗暗地為幾位皇子爭奪太子之位做準備。李煜雖然不在勢力範圍之內,但是由於他身份特殊,在文人中還有很高的聲望,所以也受到了各方勢力的邀請。為了躲避這些趨炎附勢的小人,也為了暗暗療傷,李煜開始找借口外出,常常醉宿在外麵的酒樓。
違命侯府還是像以前一樣安靜,李煜卻越來越不願意待在府裏麵了。他喜歡到茶樓酒肆去,聽那些三教九流的人講各地發生的趣聞,與文人鬥詩鬥酒,或引吭高歌或放浪形骸,吸引了一大批的文人聚集在酒樓裏與他作伴。酒樓的掌櫃也不怕李煜賴賬,因為他隨便寫一幅字畫就可以抵得上好幾次的酒錢了。李煜不再像以前那樣謹小慎微,行為越來越張揚,和他原來在南唐皇宮中一樣隨意起來。他寫的詩,憂鬱又深情,辭藻華麗而又不失典雅,很快成為汴京名人雅士、權利之人最喜愛收藏的詩作。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喝醉了酒,喜歡反反複複的念誦這句話,有時兩三個時辰不間斷,看得周圍的人以為他魔障了。喝醉了,念累了,李煜就找個地方休息,也許夢裏還在重複這兩句詩詞。。。。
李煜雖然遠離朝政,但是朝廷和皇宮中發生的一些大事他都略知一二。大皇子的擁護者越來越多,甚至開始有人在朝堂上上奏折請求立其為太子;二皇子的母親病逝,請求皇上準其守孝半年,大臣們一片稱讚其孝順之聲;大公主已經為李堯產下了一個兒子,為此,趙匡胤在宮中為她設宴三天;晉王爺在邊關打了大勝仗,很快就要搬師回朝了;皇後又出宮了,皇上也失蹤了半個多月;趙匡胤為小皇子趙德芳請了一位新的私塾先生,據說是前朝的一位大文學家。。。。。
幾年之間,大宋朝中變換了很多人,各種勢力也是風起雲湧,但是皇上卻頻頻出宮,在朝中的時候很短,掌握朝中大權的一直是晉王爺趙匡義。
李煜對於上次周娥皇牢獄相救的事情有些感動,兩個人不再形同陌路,變得回到了剛剛成親之時的相敬如賓。周娥皇看李煜的眼神越來越落寞,去往寺廟的次數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