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默計算了一會,用魔法筆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從戰場向東北方向延伸,隨後又畫了三個箭頭,代表著李察逃跑的三個可能方向,而向北的箭頭被打上了明顯標誌。如果李察看到了這幅地圖,必定會大吃一驚,因為北上的那條線路幾乎就和他現在所選擇的路線一模一樣!
在這條線路的周圍區域,還有整整十個狼頭的標誌。悄然之間,圍捕李察的狼群已經增加到了五千頭。這是絕對優勢的兵力,但是由於李察行軍的速度並不慢,而且動向撲朔迷離,因此屢屢從撒倫威爾的包圍圈中逃脫。
此外,染血之地複雜惡劣的地形,以及零散存在的其他勢力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幹擾。李察固然不敢隨便去接觸某個營地,紅色哥薩克也不可能把路上遇到的所有勢力全部一掃而光。
撒倫威爾拿出了一張紙,把最新的雙方傷亡數字填上去,當然李察一方的死傷是去掉了相當水份後的數據。在彙總欄裏,是醒目的傷亡對比:二千三百對三百一十。
接近一比八的戰損率,看起來已經非常讓人吃驚。這完全不象是兩支戰鬥力相去無幾的軍隊戰鬥結果。
撒倫威爾清楚知道,李察的部隊中沒有超過十二級的戰士。而他派出去的每個狼群中都有至少一兩個十二級的強大戰士坐鎮。在擁有數量、強大戰士和車輪戰三大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打出了這種戰損比,就連撒倫威爾都感到不可思議。
如果隻從紙麵數字上看,李察倒象是扮演著追殺角色的一方。
撒倫威爾已經知道李察的部隊中有神官,也有法師,可是他認為少數幾個法職者並不具備扭轉戰局的作用。而且李察的部隊主體構成是大量的奴隸,包括沙民和野蠻人。奴隸軍隊的戰鬥力如何,在曆史無數次的戰爭中早有公論,即使是麵對數千個沙民,撒倫威爾也有把握用幾百名精銳騎兵徹底擊潰對手。
但眼前的事實卻顛覆了傳統的認知,即使算上奴隸戰士,李察的損失也遠遠小於哪怕是理論上的極值。
撒倫威爾狼群戰術的核心是不斷給李察施壓,以持續不斷的攻擊促使對手達到極限,在殺傷敵人的同時遲滯李察的速度,以便收攏包圍圈,用絕對優勢的兵力消滅掉這支軍隊。可是在如此戰損比例下,他的兩大目的都沒有達到,直到現在還在不斷和李察在染血之地捉著迷藏。
所以現在,撒倫威爾已經得出結論,李察是個難得一見的戰術大師,在小規模戰場上用同等兵力和李察對決,是完全等同於自殺的行為。
想到這裏,撒倫威爾撫摸著自己的胡子,微笑著自語:“這個李察真是一個罕見的對手!就是李施龍圖那老家夥年輕時候也絕對沒有這樣的水準。不過你遇到了我,隻能說是運氣不好。接下來就讓我好好給你上一課,讓你明白戰略和戰術之間的差異。就讓你多打幾場勝仗吧,你的勝利越多,就越接近滅亡。想逃進山裏嗎?好,就讓山脈的邊緣成為你的墓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