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世界上沒有太多的良心可講,我覺得應該這樣理解他這句話:這世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良心體現了一個人的是非感。每個人都應該有良心,隻是多少不同而已。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點這樣的品質的話,就能形成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這力量將使我們的世界非常的不同。關於什麼是良心,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毋庸置疑,所以我並非是想就此深入討論下去。
我敢肯定沒人會否定每個人都有良心這個事實,但和我一樣,他們更迫切地呼喚良心的回歸,更渴望那種凝聚起來的力量。之所以說這個任務非常緊迫,是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良心凝聚起來的力量的確不可小覷。
耶穌有這種號召力,當他被掛在十字架上的時候,很多人的良心都回歸了穆罕默德也有這種感召力,當他赴湯蹈火去布道時,人們的良心回歸了。
我不得不承認,當這些殉道者為信仰而舍生取義時,他們的良心大放異彩。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你為什麼還抱9這世界缺少良心,為什麼還急迫地呼喚它的回歸。我之所以抱9是因為良心相對缺乏。在這個文明時代,在這個國度裏,我們的是非標準提升了,因此需要更多的良心和道德。
這裏我們所說的良心並非等同於宗教責任或其他什麼重要關係。它也不是指某一個時刻、季節或場合下的行為,而是任何時間、場合下的行為。老話說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聖經》告訴我們:無論幹什麼,都要想著做好事,完成主的使命。如果我們所做的沒有辜負主的意誌,那麼它一定是符合良心的。我們無權違背自己的良心。所有的法律、道義、宗教都在教導我們從善,順應自己的良心做事。隻要所做的事是對的,哪怕這件事有多微不足道,也要堅持做。
一位與我交往很深,並頗為投5的年輕教師有一天突然提到了這個話題,他突然問我:”我的朋友,為什麼人類的很多行為根本分不出對錯?“在我的一生中,從沒這樣驚奇過,因為如他般聰明的一個好人,竟問出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我想他可能沒讀過保羅的格言,於是就問他。他答道:”雖然讀過,但沒有很深的理解。”
其實,人類生活的許多小事情上,是非並不是很分明。作為生物,我們的行為有許多是出於本能,所以根本沒有對錯之說。我也沒必要搬出《聖經》中的諸多事實證明這點。日常實踐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聖經》對這個問題解答得很透徹,我們不應該有所懷疑。而且我們隻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就足夠了。為什麼一定要有對錯呢?難道對錯隻是針對大事而言嗎?可是生活中大事很少重複發生,而小事卻往往不斷重複。或者說是否有某個尺度可以界定小事的範圍,有些事情太小了,根本就不值得分對錯,有些事卻一定要分呢!除非有人願意這樣做,我認為沒有太大的必要。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因此做起事來有很大差異,沒必要硬搬一些界限來界定這些行為的好壞。
我認為人類盡責的時間不超過他全部時間的八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當然這十分裏不包括睡覺時間。七天裏,也許隻有一天人類關注到自身行為的對錯。就是這一天,都是多說了。大部分時間裏,他們都在考慮吃、喝、睡覺。至於剩下的六天做什麼,似乎沒有多大必要去關注。也許當良心發現時,我們正忙於工作或娛樂,根本無暇理會太多。它是如此的陌生,又是如此的神聖;它注視著我們的感悟、思考著它的需要、向上帝祈禱著(也許你們不是基督徒,因此不會談及上帝)。由於信仰上的差異,我們的看法可能有些不同。
那麼讓我們憑著各自非凡的智慧,拋卻這些不同,共同來尋求良心的回歸,來完善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