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人的第一本人際交往書99(1 / 1)

第十二章我不是教你詐,人性之惡不得不防 6主動適應社會,而不是讓社會來適應你

每個人從出生的那天起,就開始學著適應周圍的一切。成長中的每一次進步,都是一次成功的適應。從古至今,“適者生存”都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隻有學會適應社會,適應周圍的環境,你才不會跟不上社會的步伐、被社會淘汰。

有一個年輕人生活得很落魄,事業上不得誌,於是就到寺廟中向長老訴說自己的苦惱。長老沉思良久,默默舀起一瓢水,問:“這裏的水是什麼形狀?”

年輕人搖了搖頭,說:“水哪裏有什麼形狀?”

長老沒作答,隻是把水倒進杯子,年輕人這才恍然大悟說:“我知道了,水的形狀像杯子。”

接著,長老把水倒入花瓶中,年輕人又說:“水的形狀像花瓶。”

長老又把水倒進盛滿沙土的盆子裏,清水一下子就融入沙土中,不見了。年輕人見狀,陷入了沉思,不知道水的形狀到底是什麼。

最後,長老告訴年輕人:“水的形狀就是適應自己所處的環境,當水在杯子中時,它是杯子的形狀;當水在花瓶中時,它是花瓶的形狀;當水在泥土裏時,它就完全融入泥土中。這就是適應,你也應該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這樣你才能過得如意。”

如今,不少剛進入社會的年輕女人因為不懂得適應社會,導致在為人處事中屢屢碰壁、事事受阻,過得非常不如意。有一項針對大學畢業生的調查報告顯示,每年走出大學、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中,有一多半的人出現了“社會不適症”。盡管他們對社會充滿期待,對未來充滿信心,躍躍欲試、期待有一天能展翅高飛,但是由於他們沒有適應環境的變化,沒有轉換角色,在新的環境中難以適應,鬱鬱不得誌。

楊雪是一所名牌大學的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因為成績突出,備受各個導師的青睞。大學畢業後,可能是因為心理上的優越感和滿足感未曾消失,導致她產生了“非知名大公司不去”的心理。雖然不少公司打來電話,但是被高傲的楊雪一一拒絕了。

在經曆了漫長的等待之後,楊雪終於通過了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麵試。上班的第一天,總經理找她談話,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的專業和公司招聘的廣告設計這個職位特別對口,而且我的優勢就是廣告策劃,希望領導考慮我的優勢,讓我做廣告設計。”為了說服總經理,楊雪不斷地強調這一點。

可是,總經理沒有同意楊雪的想法,仍然把她安排到文案策劃部門。為此,楊雪非常不開心,她覺得讓自己這樣的人才做文案策劃工作簡直是大材小用。因此,她總是帶著不滿的情緒對待工作。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楊雪的表現並不搶眼,反倒是因為態度問題被領導批評了幾次。最後楊雪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高傲地離去了。事實上,總經理把她安排在文案策劃部,就是為了讓她先適應一下公司的環境,了解一下文案策劃部門的工作流程,便於以後更好地進入廣告設計部門工作。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即便你有滿腹的才華,也不一定有機會一下子成為受器重的人才。因此,女人要能屈能伸,要低得下頭,願意從基層的工作做起,先去適應環境才能更好地把握機會。就像“酒店大王”希爾頓一樣,哪怕是洗一輩子馬桶,也要做一個最優秀的洗馬桶清潔工。

麵對生活,女人要記得一句話:“如果你改變不了環境,那就學著改變自己。”隻有隨時調整自己,才能與社會保持一致的步調。而且這種適應應該是主動的,要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迎接這個變化無常又競爭激烈的社會。要像水適應周圍的環境那樣去適應,這樣才能減少碰壁的可能性。如果你不懂得這個道理,一味地抱怨社會不公,抱怨人心險惡,那麼最終苦惱的是你自己。

女人要像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中說的那樣:“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也不要哭泣。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學會適應社會,因為社會不可能來適應你,在此基礎上抓住機會,充實自己,這樣你才有可能、有機會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