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暮所收五十位徒弟,資質皆是普通,靈根也是五行皆有,對心法需求也是不一。
林暮和石頭在一樓心法類木架上,查看良久,發現大多都是二品心法,偶爾才有一兩枚三品心法,兩人當機立斷,離開一樓,直奔二樓。
二樓心法果然比一樓精深許多。
幾乎全是三品心法,甚至偶爾還能找到一些四品心法。
三品心法,對於煉氣期弟子來說,已是足夠用。
兩人按照五行分類,五係靈力,每係皆抄錄七八種三品心法,五係皆未落下。
心法抄錄完畢,兩人便又分工。
林暮抄錄術法,石頭抄錄劍訣。
對於術法,林暮是來者不拒,但凡他認為有用術法,不分品階,一概抄錄。
五係術法,從低階到高階,皆有涉獵。
林暮相信,若是有人能將這些術法全都學會,運用自如,打敗劍修也不是什麼難事。
顯然,這很不可能。
每一種術法的學習,都要耗費大量時間,若想達到精深地步,還要進行千萬次的練習。
修者尤其是低階修者,壽元有限,根本沒有太多時間來學習術法。
相反,劍修便在這方麵占有很大優勢。
隻要選好一部劍訣,便能從頭開始學起,隨著修為慢慢提升,對劍訣領悟也越來越深,最後悟出劍技也是大有希望。
劍修強大攻擊力,也是遠超術修。
築基期修者,可以祭煉上品法器增強實力,逆階和靈寂期修者戰鬥。
術修想在築基期施展出高階術法,難比登天。
這也是劍修愈發盛行,術修越來越沒落的原因。
術法勝在變化多端,劍訣勝在專注,攻擊力強大,各有優劣。
相比較之下,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修劍。
石頭修劍數十年,所選劍訣個個不凡,皆是三品劍訣。
五係劍訣,他每係也隻抄錄七八種,即便如此,算下來也有三四十枚玉簡。
林暮抄錄術法,數量遠勝石頭劍訣,從低階到高階,足足有一百五十餘枚玉簡。
除此之外,兩人還抄錄了一些雜修類玉簡。
比如煉丹類玉簡,製符類玉簡,煉器類玉簡。
體修因人數稀少,修煉玉簡也被劃分到雜修類,林暮想起石堅所修便是體修,也抄錄了幾枚。
千羽劍門畢竟以劍修為主,這些雜修類雖有涉獵,但收錄並不完善。
有些雜修類玉簡,內容甚至都有缺失,也無人去填補缺失內容。
林暮和石頭不管這些,抱著聊勝於無的想法,凡是覺得有用處的玉簡,一律抄錄一遍。
此外,林暮還別有興致抄錄一些奇聞異誌類玉簡,多是前人遊曆趣聞,或者感悟心得。
這些玉簡,內容淩亂,全是思考碎片,隻能當做消遣來讀。
若不是其中一些奇思妙想令林暮也是拍案叫絕,他根本不會抄錄。
破曉時分,林暮和石頭方滿頭大汗停下。
兩人折騰一夜,總算將所需玉簡全都抄錄一遍。
心法,術法,劍訣,雜修,應有盡有,足夠五十位弟子所學。
其中有不少內容,林暮也是大感興趣,準備閑暇時研究一二。
兩人清點一遍所抄錄玉簡,發現數量竟然高達五百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