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還謹記著小將離當時的安排,不要戀戰,能避則避,盡可能的撈好處。
不管是軍備輜重,還是糧草……
能撈著的,那就不要放過!
雁過拔毛,獸走牛皮,隻不過他們現在似乎是反著來,但也不打緊,把該做的做了就行。
當然,小將離那邊也有過吩咐,不要叨擾了兩國的百姓,這些人是無辜的。
禍不及百姓。
戰事的開端,不管是他們主觀的意願,還是被動的防守,百姓都是無辜的,因為他們沒得選。
一切的決策,都來自於他們所處疆域的君王決策,而他們……也隻能被動的接受,根本無法更改什麼。
說句不好聽的,在看到這些人時,小將離難免有些優柔寡斷,因為從這些人身上,她總能看到一些人的影子。
這讓她有些於心不忍。
是最後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還是仍在堅守,頑強的垂死掙紮?
小將離也說不上來什麼滋味。
百姓還是要留著的,這些人才是國與國的立足之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百姓……
這俗世本就是百姓的天下,隻不過有那麼一群人掌握了決定權,因而俗世也就出現了劃分。
不管是天下一統,還是分散,百姓才是世俗的根本,她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哪怕這些人是敵國的百姓。
在很多時候,尤其是在征戰時,小將離更多的還是會約束手底下的將士,切莫屠城,濫殺。
除非大奸大惡,否則禍不及百姓。
每當攻打下一座城池時,除了那些頑強抵抗,誓死不降的敵軍,那些願意歸降,以及城之內居住的百姓,她都願意留這些人一命。
隻不過當時的秦國倒行逆施,老皇帝與滿朝文武更是沉浸於嬌奢吟靡,對於百姓而言,著實不是一個好歸處。
小將離甚至都有想過,那些被歸入秦國疆域的城池百姓,是否有在背地裏,又或者明麵上把她罵的狗血淋頭,將她編排的一無是處,編排的凶神惡煞,惡名昭著!
也許曾經的秦國並不是一個好的歸處,但現在,也許可以試一試,將它變成了樂土。
小將離領兵時,都會約束好手底下的將士,盡可能讓他們不要亂來。
可小將離這要求在很多將領看來,無疑是苛刻的,因為他們打了勝仗,手底下的將士自然也是要得到獎賞。
而他們攻打下來的城池內,所有的百姓都將是他們嘉獎的物品,但凡有需要……
強取豪奪也並不是不行!
反正在此之前,這是敵國的城池,而百姓也是敵國的百姓,而今,他們把城池打下來了,這些百姓也就成為了他們的俘虜,所以……
即便強取豪奪又如何?!
很多將領都有這種想法,這並不是一個兩個,甚至有很多將領都會將之付諸於行。
相對於那些將領豐厚的獎賞,小將離這邊明顯要吝嗇,而且……更加苛刻。
這天下間,與小將離這般有同樣想法的不多。
所以她手底下也經常會有人犯錯,而這些人……毫無疑問的就變成了殺雞儆猴的那隻雞!
正是因為天下間,有不少將領縱容這種事情。
因而很多人會將那些敵國的百姓當做俘虜,肆意強取豪奪!
甚至這種觀念也被流傳了出來,被世人所熟知,這種潛移默化的觀念,也導致很多事情無法被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