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一時的彈劾案被推到了十月十日,這讓孫文和國民黨上下都覺得十分沮喪,雖然他們政治鬥爭經驗不足,但是什麼叫夜長夢多他們是知道。可孫文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了,他畢竟是一個沒有軍隊的國民政府主席。原本還有一個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兼職的,可這個職務在王隆中交還國民政府主席的時候給吃了回扣了。
至於國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們也樂於這個彈劾案表決推遲,什麼是民主,其實這些議員比國民黨那幫理想主義者要理解的更透一些。民主在本質上和專製是一樣的,同樣是建立在力量的基礎上的。隻不過專製製度追求的是一邊倒的絕對力量,而民主追求的是力量的平衡。前者簡單高效,後者麻煩拖遝。但是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人都會選擇民主,因為隻有在力量平衡的社會,人類才能有談尊嚴和自由的資格。
所以盡管大家知道現在的力量雖然並不是真正的平衡,更多的像是王振宇根據個人政治意願和喜好施舍的虛偽的平衡。但是再不好也總比沒有要好吧,反正國民代表大會的兩院議員們現在很享受對一個一個議案討論表決的日子,很享受休會之後打著各自委員會的牌子到政府對應部門視察並且指手畫腳的感覺。許多經曆過袁世凱時代國會的議員更是表示這已經是真正的民主了,雖然王振宇認為這還隻是民主的形式而非本質。搞政治的都不是傻子,國民黨這個時候提出彈劾案差不多就是要拿整個國民政府去跟王振宇這個軍事獨裁者玩命了,議員們再渴望權力也不會去跟風,畢竟到手的權力才是最真實的權力,其他的說得再動聽也是鬼扯。所以梁啟超剛提出來按正常程序走,這幫孫子就立刻舉手同意了,能拖一天算一天,這一點連國民黨的議員也不例外。難怪國民黨在曆史上會輸掉大陸,一點組織紀律性都沒有,壓根就沒把孫文這個偉大領袖,偉大舵手,偉大導師放在眼裏。此外還有一個因素,按照當初成立國民政府的約定,明年就是正式大選的年份了,屆時整個南京的權力機構都要洗牌,估計再也不會出現章太炎這種一邊反對政府一邊卻拿著政府官位的人物了。可以說未來的民選政府將是一個朝野分明的政府。
雖然大家都認為王振宇不是民主派,但是卻無可否認這個人掌握著國民政府最大的權力和勢力。他甚至都不用出動軍隊,僅僅是利用其控製的中華開發總公司就可以決定大部分企業的政治支持方向。畢竟那幾百萬產業工人在投票的時候是很容易被自己的上級蠱惑的。這還不算已經膨脹到百萬人規模的軍隊這個大票倉。更重要的是,雖然地方上實行的縣人治縣,但是幾乎每一個縣的既得利益者都把王振宇視為這個製度的保護人。所以那些一輩子最遠也就到縣城,別說南京,連省城長啥模樣都不知道的農民會把選票投給誰拍拍腦袋就知道了。當年為什麼湖廣地區的農民殺長毛那麼奮勇,照理說會分地給他們的長毛和他們沒有衝突啊,其實全是曾國藩之流的功勞,秀才老爺們說他們是壞人,所以俺們就殺他們,天!所以袁世凱說國民素質太低還是有點道理,隻是後麵半句不適合民主就有點牽強附會了,兩者存在必然聯係嗎?扯遠了,還是把目光投向俄國。
在遙遠的鄂木斯克,全俄統帥高爾察克的首都,這裏看不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實施戰時共產主義的蕭條,也看不到一點戰爭的痕跡,燈紅酒綠,一片和平的氣息。
在離高爾察克官邸不太遠的一個酒吧裏,兩個長著東方麵孔卻一點也不起眼的年輕人正在酒吧的一個死角裏一邊喝著酒一邊聊著天。這兩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職業,國民政府國家安全總局高級特工:奠驁中校和劉莫涵中校,他們是目前二個在俄國境內活動的間諜小組的負責人,這是他們第一次接頭。
奠驁中校,雲南富源人,軍情係統出身,雖然之有27歲,但卻是個有六年經驗的老特工了。1913年在安江加入軍情局,經過培訓後曾被派往北京執行了為期半年的潛伏任務,期間既沒有參加鐵血救國會的工作,也沒有參加名動京師血洗執法處行動。但是他卻做了一件很讓人意外的事情,僅僅半年的時間裏,這個潛伏在六國飯店當領班的家夥居然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俄語,而此後由於在策反徐樹錚的行動中做出巨大貢獻(嗯,就是開車送楊度去見徐樹錚)而被提升為中校,這次更是因為會說俄語被派來了鄂木斯克。